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公务员考试 > 申论 > 申论指导 > 正文

2017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如何论证才能更鲜活

来源:中公教育 2017-01-24 16:54:34 要考试,上考试吧! 公务员万题库
考试吧整理:“2017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如何论证才能更鲜活”供考生参考。更多关于2017年公务员考试等相关信息请关注考试吧公务员考试或微信关注“考试吧公务员考试”!

长按下面二维码即可
获取公考备考内容

长按下面二维码即可
免费做题、免费学直播课

  无论是国考、省考还是事业单位和政法干警,几乎每一篇申论文章都有“议论深刻、见解深刻、观点明确”等要求,即要符合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中公教育专家根据多年的申论授课经验发现,往往考生复习一段时间后,对于文章的谋篇布局很轻松,但会在论据的选择和论证方法运用上遇到瓶颈。接下来我们以2016年国考地市级作文的一个分论为例(分论:好政策能够滋养公民的理性),向大家展现如何展开分论点,让论证更鲜活。

  一、搜集材料中的可用论据

  大家都了解常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有理证法和例证法。但有些考生可能对于这个主题不熟悉,没有材料外的素材积累,只能把目光锁定在材料中。但又担心有抄袭材料的嫌疑,其实材料中的案例如果用好,一样可以博得阅卷人的喜欢。

  例:材料中有“限塑令”的例子,是支撑政策滋养公民理性的恰当事例,很多同学都会去选择。但如何用同样的事例,起到不一样的效果呢?

  好政策能够滋养公民的理性。好的政策要兼顾公民自身当前的利益和他人、集体、长远的利益,涵养公民科学务实的精神,客观公正的态度,公平正义的情怀。2007年底出台的“限塑令”,很好的诠释了“理性”这是一个维度,这是一个处于维护整体环境利益出台的政策,虽然从个人角度说,可能增加了居民生活和购物成本,但也有效规避一部分人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号去损害个人的自由和意愿。不仅协调了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也彰显公平正义的内涵。

  这一分论的展开有效运用了例证和理证的方法,例子来源于材料,但仅仅限于借鉴事例本身,评析的部分是笔者自己的积累,这便是区别开分数差距的地方,这就要在理证上下功夫。

  二、寻找材料外的新颖素材

  读过材料后,有部分同学有自己的思考,有材料外的事例论证,这样更能为丰富论证加分。

  例:好政策能够滋养公民理性。何为理性?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明辨是非对错,对于合理的表达诉求,能够通过正当途径去解决。2010年“酒驾入刑”规定出台后,引发社会大众广泛争议,相当一部分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这项政策,否定政策将带来的效果,甚至大而骂之。然而六年来,这项规定让更多的人意识到,醉酒驾驶是一种危害自身甚至危害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从而规范自身行为,克制自己醉酒的欲望!这项政策带引民众朝着理性、客观的方向前行,都促使公民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培育公民自觉克制自身欲望,让公众在法治的轨道上理性向前。

  “酒驾入刑”大家都知道,为什么很多考生想不到,是因为只把目光锁定在材料上了,要站在一定高度,尽量站在命题人的高度考虑问题,并且有效联系社会实际,就会发现事例如泉涌,源源不断。

  相关推荐:

  各地2017年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汇总 点击查看

  各地2017年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汇总 点击查看

  各地2017年公务员考试时间汇总 点击查看

考试吧发现: 通过公务员考试除了注重积累,还需要大量练习。
推荐使用「公务员万题库」,随时练习5000道精校真题、习题,随心学习每日免费直播课。
点我下载公务员万题库,公考上岸,从听课刷题开始!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责编:lixiaoxi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版权声明:如果公务员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公务员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2025 考试吧公务员考试网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70033号  
京ICP证060677 京ICP备05005269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公务员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报名
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务员报名查分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