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公务员考试 > 申论 > 申论指导 > 河南 > 正文

2019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如何精准抓住文章立意?

来源:考试吧 2019-2-26 11:45:58 要考试,上考试吧! 公务员万题库
“2019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如何精准抓住文章立意?”供考生参考,更多公务员考试申论指导,请微信搜索“万题库公务员考试”或访问考试吧公务员考试网。

  申论文章基本的框架谁都懂,是什么(分析含义、意义)、为什么(分析原因、影响)、怎么办(提出对策)。可以是分析为主,也可以是对策为主。当然还可以全角度,全面分析问题。根据每个角度去材料里找分论点,不拘泥于材料时候,还可以自己补充分论点。考试吧公务员考试网认为,对于广大考生来讲,申论大作文题最害怕“跑题”。而避免“跑题”厄运最核心的任务是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即立意。

  立意=主题+角度。要想确定文章的立意,首先明确文章的主题,其次是文章的写作角度,根据命题人的出题意图,有机地将主题和角度进行融合即可得出文章的立意。

  一、选择主题的方法

  (一)看题干

  当文章是命题作文或者直接给出围绕的话题时,是可以直接提炼出主题的。例如作文题干“补齐全民健身‘短板’需合力破题”,其中全民健身即是本文的主题。

  (二)看材料

  A:高频词

  分别来源于小题到作文题干中的高频词或者材料中的高频词。

  B:问题推主题

  无论省考还是国考,由于材料主题多以社会类主题和文化类主题为主,而且大多主题的自身均存在问题性,故此从材料中的核心问题反推即是文章的主题;加之小题的第一道题目一般是归纳概括题目,大多以归纳问题为主,而那个问题的对立面一般也是该文章的主题。

  C:政策型材料以及观点型材料中的高档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省考真题中材料的第一则多以政策性观点性的为主,对于小题是用不上的,但是核心的话题关键的词汇就是该文章的主题。

  以上的几个方法并不是独立存在独立运用的,很多时候需要考生进行有机结合,这样找到的主题会更加准确和深刻。

  二、选择角度的方法

  文章的角度分为内容角度和宏观角度,找到内容角度后再进行宏观角度的确定,从而确定文章最终的立意和书写的方向。下面我们以国考作文趋势为例来分析。

  (一)看题干

  1.根据题干确定文章的内容角度。

  例如2012年地市级作文题干中塞内加的一句话“无论我们自己变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从这句话能够得出忧患意识很重要,而同样文章的主题通过主题的方法容易得出是城市安全。将“忧患意识”和“城市安全”联系在一起可得出总论点即“树立忧患意识保障城市安全”。

  (二)看材料

  根据材料中的案例观点或权威表述确定文章的内容角度。

  例如2012年国考副省级的作文题干中这样说“材料7中讲述了农妇刘女士和李老太家人之间的一段感人故事”,从这个故事延伸,我们回到给定资料可得出榜样力量的重要性,而该文章的主题是道德建设,将“榜样力量”和“道德建设”联系在一起,总论点即是“树立榜样力量 弘扬道德力量”。

  还需要从宏观角度来确定文章到底是侧重对策类的分论点还是分析类的分论点,这就是宏观角度分为以对策为主的角度和以分析为主的角度。例如“科学需要注入人文色彩”,即可以谈如何注入又可以谈为什么注入人文色彩。

  考试吧公务员考试网认为在申论文章书写中,如何审清题干至关重要。从题干出发,结合材料,就能够轻松搞定文章立意了!

扫描/长按二维码可帮助公考通关
获取2019公考报名时间
获取2019年公考职位表
获取2019国考面试指导
获取历年公考真题试卷

公务员万题库下载微信搜"万题库公务员考试"

  相关推荐:

  2019公务员联考申论提出对策题重难点分析

  2019公务员考试申论指导:归纳概括题高分秘诀

  2019公务员联考申论综合分析题如何提升解题速度?

  公务员联考申论提出对策题如何结合自身经验作答

  2019公务员联考申论写作指导:如何进行有效论证

  2019公务员联考申论指导:把握议论文写作的方向

  2019年公务员联考《申论》备考指导汇总

  2019年公务员联考《行测》高分冲刺技巧指导汇总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版权声明:如果公务员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公务员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公务员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报名
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务员报名查分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