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必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更加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奋勇争先,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浙江日报杭州1月28日讯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正人若不先正己,政府就很难树起公信力,也就无法取信于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这是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的热点话题。记者今天就此采访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学者,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内容。
执政为民,服务为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执政为民,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人民政府的应有之义。“政府是公共机构,它最大也是最主要的职能,就是为公众谋福利。”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对记者说,很多地方政府以往把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关注点也放在经济增长、GDP增幅上。这在一段时间内可以理解,因为我们必须把经济这块蛋糕做大,让老百姓过上物质富裕的生活,但是这种发展模式,并不能解决所有民生问题,不可能满足老百姓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不可能解决经济增长中的其他社会问题。作为现代型政府,必须把职能转变到公共服务职能上,把工作重心放在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上,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经济需求,顺应百姓心声,建设服务型政府。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加强对经济发展的引导支持和保障。
“这是对政府自身建设的最新认识。”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郁建兴深表认同。他说:“我们现在常常陷入尴尬局面:一些民众抱怨政府没有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苦恼于为公共服务埋单了,而民众不叫好;一些民众认为政府管得太多,另一些民众却认为政府做得仍然不够。”
转变政府职能,权力“瘦身”是重点。去年,我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梳理下放406项省级行政审批和管理权限,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体系,免征小微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32项。
“服务型政府,就应当做好‘公共’的文章,包括公共权力的运行、公共责任的承担、公共产品的提供以及公共秩序的维护等,要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政府管理重心下移,提升行政效能。”省政府参事、省律协秘书长陈三联说,这就要求政府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强政风、作风建设,坚持群众路线,增强责任意识,着力解决好当前政府角色定位中“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大公共服务投入,让老百姓在改革发展中受益,确保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活得幸福、活得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