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别再折腾人
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刹的“四风”之首,形式主义当下正人人喊打。然而,河南某市,那些刚被拔掉的“无根之树”再次让我们哑然失笑:为了应付上级临时检查,当地突击种下近千棵名贵香樟树,但这些树不会生长、发芽,在日前被拔走时才知道,原来它们没有根。
教育实践活动已经拉开序幕,可形式主义,不似这“无根之树”,说拔就能拔,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它已经落地生根,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形式主义之风并不鲜见。形象工程、政绩文章层出不穷,文山会海、迎来送往应接不暇,节日庆典、论坛活动名目繁多……在一项关于“四风”问题的调查中,党员群众认为形式主义已成为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文来文往、花拳绣腿、不求实效等。
尽管,毛泽东同志批判形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不用脑子的东西”的警钟仍不时响起;尽管,人人明了形式主义的恶果,人人对它深恶痛绝,可是,这件“皇帝的新装”仍有不少趋之若鹜的“粉丝”:它能短时间内出政绩,省时省力;它能迎合上级需求,讨领导欢心;它还能帮自己官运亨通,左右逢源……如此,形式主义之风难以遏止也就不足为奇了。
没有根的树带来的只能是一片荒芜;贪图虚名、不求实效的作风,带来的只能是浪费资源、贻误发展。回顾我们党90多年来的历史,每一次吃苦头、走弯路,往往与形式主义盛行有关;每一次大发展、新辉煌,都是在求真务实中取得的。
但愿我们能够借着教育实践活动的这股东风,领导干部多出实绩,多听意见,少开大呼隆的会,少听逢迎拍马的话,力戒繁文缛节,力戒形式主义,真正把各项工作干在实处,干在老百姓心坎里。
形式主义,根源在政绩观不端正
诊病要寻根,治病要问源。诊治形式主义这个老毛病,也要找准其产生的思想根源。
形式主义之“病”,在于割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违背形式服务内容的原理,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本末倒置,头重脚轻。患了这种病,就像一个人用脚指挥身体、以头立地奔跑,没有不颠仆以至于损身殒命的。
因为形式主义玩弄自欺欺人的把戏,所以往往把自己涂抹得油光粉面,装扮得堂皇富丽,“金玉其外”以掩“败絮其中”。如果给形式主义患者画一幅像,便不难看出:它表面正大严肃、声高腔圆,上级的指示要求挂嘴上,念叨起来“非常重要”,口里喊着“好箭好箭”,可就是不放出去——此之谓装腔作势、借以唬人;看起来忙忙碌碌、跑跑颠颠,实际上陷于事务,忙于空转,在会议文件中兜圈子,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此之谓虚晃一枪、不务实事;表面上声势宏大、轰轰烈烈,实际上是为了制造轰动效应,树立个人形象——此之谓沽名钓誉、哗众取宠。
形式主义作怪多年、为害甚烈,为什么屡禁不绝、逢春必生?其根本原因在于,错误的政绩观这个母体,孕育了形式主义这一怪胎。功利主义催生形式主义。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不愿做脚踏实地、默默无闻的工作,总想着快出成绩、显示政绩,于是不惜造势造景、求新求奇,在花拳绣腿上做文章。官僚主义逼出形式主义。不考虑基层实际和承受能力,文电刚下发,就催促上报贯彻措施;工作刚布置,就要求反馈落实情况;活动刚展开,就要求全面总结经验,基层只好打提前量、报假情况。眼睛向上诱发形式主义。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本来是一致的。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同志片面强调对上负责,不怕官兵不满意,就怕上级不注意,难以给领导留下印象的事不做,形不成多大影响的事不做,工作汇报或总结看上去不漂亮的事不做,仪式一场接着一场,总结一份接着一份,评奖一个接着一个,最后都是“客里空”,许多工作流于形式、半途而废。
有人形象地说,形式主义是口井,限制了领导的视野;形式主义是堵墙,阻断了领导与群众的联系;形式主义是条绳,捆住了真抓实干的手脚。此风不除,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就难以得到有效遏制,党风政风就不会有根本性转变。
“虚与实之分,祸与福之纽也。”军队要打仗,容不得半点形式主义的东西。搞形式主义,在平时,等于埋下失败和牺牲的祸患;在战时,就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有一个镜头,一枚装着假火药的炮弹射出去,一发真炮弹马上打过来,几名战士立刻倒下去。“形式主义害死人”,对部队而言,可以说是立竿见影的。反对形式主义,就是对战士生命负责,对部队长远建设负责。
政绩观决定思想方法、工作作风。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思想作风、工作状态。铲除形式主义这个毒瘤,必须从端正政绩观入手,把战斗力标准立起来落下去,一切为打仗、始终为打赢,认真查找和解决工作指导、思想观念与实战不符的问题,坚决纠治训战脱节、“练为看”“练为演”等现象,促进军事斗争准备往深里抓往实里抓。
形式主义上下都有,但根子在上面。刹住这股歪风,必须追根溯源,从思想源头抓起,从领导干部做起,从监督查处着力。邪风涨则正气衰,正气扬则邪风止。求实之风树立起来了,歪风邪气就无立锥之地、藏身之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