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人才供求态势在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迅速发展中,发生了大逆转。这意味着,大学宏观的培养定位不能再用单一精英教育的模式统领
未来10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即使以年均1.5%低速增长,2020年也将突破4000万人,而届时,中国18至22岁人口只有4250万人。
在30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到大众化,并将提前进入普及化阶段。这一历史性的巨变呼唤高等教育发展要转型,呼唤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定位与结构要作出重大调整。
上述观点,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胡瑞文研究员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新型国民教育体系构建与公平教育实现机制研究”的成果之一。过去一年多,该课题组采集相关信息近千万条,经过整合、归纳及交叉分析,形成了一系列对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与人才供求状况具有警示意义的判断。
人才供求态势已然逆转
“大学毕业生早些年在成人就业中只占1/10,将来要达到1/2。所以,他们不仅要做白领,还要做蓝领,不仅要面向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还要更多面向民营企业,面向三四线城市和农村,面向所有行业和所有职业。”胡瑞文说这番话的背景,是人才供求态势在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迅速发展中,已经发生了大逆转。
1991年至2000年,大学每年毕业75万人,只够白领岗位需要补充人数的30%,是“皇帝女儿不愁嫁”时期;2001年至2010年,大学每年毕业340万人,进入白领岗位的比例降为70%左右,供大于求的就业难初现;2011年至2020年,大学每年毕业700万人,进入白领岗位的比例将继续降至55%左右,就业难加剧,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做知识技能型的工人、农民和第三产业从业者,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将在这些普通劳动者的成长过程中崭露头角。
“普及化阶段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将不再是这个职业不能做、那个职业不能做的问题,因为现实不再有足够多的令他们心仪的岗位可供选择。近年来,社会有识之士一再希望大学生要认清就业形势,调低就业期望值。”作为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胡瑞文认为,鼓励大学生勇于从最基层做起,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方面。
“今年6月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再一次把高等教育的导向作为一个问题提了出来。”《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常务副总编姜嘉乐说,就业导向问题,在很多大学特别是“211”、“985”院校往往回避。这些院校在办学观念上觉得自己应该是高端的有贵族气的。实际上,在普及化阶段的就业导向问题上,所有大学都不能回避。
人才供求的环境已经改变,可是高等教育的精英导向及其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没有改变。很多大学不甘于培养目标重心下移,依然定位在培养杰出人才、创新人才和拔尖人才,把自己打扮成北大、清华的追随者,要“升格做一流大学”,不仅集中精力抢生源、争排名,而且热衷于专科院校升本科、本科学院更名“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申报学术型硕士及博士点授权单位之类。
“大学宏观的培养定位不能再用单一精英教育的模式统领,这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更重要的另一方面。”胡瑞文说,这个培养重心理应下移却严重滞后,对大学生就业会产生越来越不利的影响。麦可思公司对大学生就业连续五年的跟踪研究,强调大学要在调低培养规格的基础上调整专业结构并确保课程质量,这种办学观念的转变对大学生就业意义重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