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峰值临近。当前我国产业结构重化工业特点明显。201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9136国际元,冶金工业占GDP比重达到5.6%,化学工业达到4.1%,显著高于其他工业行业。高重化工业比重、高投资率和高增长是工业化处于中后期阶段的典型特征。根据典型工业化国家经验,人均GDP11000国际元是钢铁、有色等重工业达到峰值的普遍时点,随后转入快速下降通道。各种迹象显示,目前我国正步入重化工业阶段后期,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峰值临近。
四是制造业的服务投入系数偏低。1987年至2002年间我国制造业的服务业投入系数整体呈上升趋势,由8%上升到12.2%。但在2002年至2007年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2007年制造业的服务业投入系数仅为8.3%,显著低于典型工业化国家15%以上的水平。而且在制造业的服务业投入结构中,运输仓储业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占比相对较高,而金融保险业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占比相对较低。这与2002年至2007年间我国处于重化工业阶段,钢铁、化工等高资源消耗产业占比大幅上升以及我国制造业大多处于国际产业分工链低端,对商务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不足有关。
五是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上涨压力增大,转型发展形势严峻。受劳动力供求格局变化影响,近年我国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低端劳动力工资涨幅尤为明显。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制造业劳动力工资跟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但已经明显高于越南、印尼、印度等国。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大规模货币投放,房价、地价大幅上涨,从而推高了实体经济部门的生产和商业成本。相比而言,越南、印度、墨西哥等国具有更多制造业成本优势,“非中国制造”开始增多。
制造业发展的趋势预测
我们根据典型工业化国家的一般规律和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预测了未来10年我国各工业行业比重变化的趋势。虽然我国工业化率将下降,但工业内部结构将不断优化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重化工业比重将不断下降,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将持续上升。
纺织缝纫皮革工业、造纸及文教用品工业、食品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延续了回落态势,这些行业在工业化早期就已经达到了行业比重的峰值。2012年至2022年间,纺织缝纫皮革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7%下降到1.7%;造纸及文教用品工业从1.5%下降到0.9%;食品工业和森林工业分别稳定在3.7%和1%左右。纺织业比重的下降速度要快于食品工业,主要是受国内消费需求和出口成本优势同时下降影响。
冶金工业、电力工业、煤炭工业、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制造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等重化工业所占比重将在2015年前后出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从回落的幅度看,冶金工业、电力工业、煤炭工业、建材工业等行业所占比重回落的幅度要大于石油工业和化学工业。这一演变趋势符合典型工业化国家的一般经验。在工业化后期,石油工业受国内需求带动效应较强,化学工业在细分行业中仍存在较大升级空间。2012年至2022年间,冶金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5.6%下降到3%;电力工业从2.3%下降到1.2%;煤炭工业从2%下降到1.1%;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制造业从3.2%下降到1.7%;石油工业从2.9%下降到2.8%;化学工业从4.1%下降到3.9%。
金属制品工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所占比重继续上升,大约在2020年前后趋于稳定。2012年至2022年间,金属制品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1%上升到1.6%;机械制造业从3.1%上升到4.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从2%上升到2.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从1.4%上升到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从1.9%上升到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