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室内环保业正以年产值27%、年利润28%的速度增长,预计“十二五”时期产业规模将达1000亿元,成为我国环保产业的一支新兴力量——
记者近日在北京的一些家电卖场发现,消费者对空气净化器的关注热情高涨。据了解,室内环保产品市场近年来几乎出现“井喷”局面。
由于雾霾天气频发,空气质量已成为百姓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同时,装饰装修和家具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也是与我国城镇化进程如影随形的重要课题,两大因素叠加催生了以空气和车内净化器为代表的室内环保业,相关市场大门随之开启。
需求催生巨大市场
“经过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检验,我国室内环保产业已经形成了以室内环境污染监督检测、空气净化器、新风交换机、空气净化材料、净化治理房屋和新型低碳环保装饰装修材料为一体的产业链。”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介绍说,目前,我国室内环保产业已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一个新兴产业,每年以27%的增长率快速发展,预计“十二五”时期销售总额将达1000亿元,市场空间巨大。
空气净化器产品是室内环保产业的重点产品之一。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2年前3季度,我国空气净化器零售量逐年递增,同比增长幅度由11.4%上升至14.7%,未来市场年增幅直逼15%;淘宝网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1月25日至31日的7天里,空气净化器的成交指数比去年同期骤增575.7%。整个1月份,“PM2.5空气净化器”搜索指数环比上扬6402.6%。
PM2.5所引发的广泛讨论,给空气净化产品带来商机。另外,据卫生部门调查,目前房屋装修之后的甲醛超标率达92%,客观现实也使空气净化器的市场需求迅速增大。不过,空气净化器在我国家庭的普及率尚不足1%,而一些发达国家已超过34%。从发展趋势看,未来几年内,空气净化器的消费主体将从装修人群、高档写字楼、高级休闲场所和高收入家庭逐步转向老人、婴儿居住场所及普通百姓家庭。
进入品牌竞争阶段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空气净化器产业的平均利润率目前高于一般家电产品,达30%左右,这也是众多企业涉足空气净化行当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了解,从事空气净化器制造的企业现已增加至数百家,去年底以来,几乎所有空调企业都在推广以清除PM2.5为卖点的空调。
跻身这个快速成长的产业领域的,既有老牌国产空气净化企业,如亚都,也有外资品牌,如夏普、飞利浦等,还有空调厂家,如格力、海尔,更有健康产品渠道商,如安利。新兴环保企业接连涌现,如青岛川山硅藻泥、爱芯环保科技等,合肥舒尔环保科技还投资超亿元建设了空气净化器研发生产基地。
中国家电协会秘书长徐东升说,“依赖突发性事件的刺激,室内环保产业市场已经全面打开。”不过,业内专家认为,室内环保产业虽已进入快速增长期,目前还缺乏特具影响的品牌和产品。
专家指出,当前普通室内环保产品同质化程度稍高,而高端产品如空气净化机等品类较少,市场规模尚小,竞争程度也相对偏低。记者在家电卖场了解到,消费者对1000元以下及3000元以内价位的空气净化器产品关注度较高,而对4000元以上价位的关注较少。
全国目前有空气净化器企业200多家,主要是集中在“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的中小企业,同质化竞争趋于激烈,即将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只有适合本地市场、让消费者买账的品牌产品,才能真正立足市场,科技储备不足的企业必将掉队。”北京亚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大强分析说。
行业发展有待规范
由于需求激增,空气净化器市场上产品林林总总,质量参差不齐。而空气净化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功能,加上一些厂家夸大宣传,消费者难辨优劣。
近10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和企业都在努力规范产业发展,以2003年实施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为代表的一系列室内和车内环保标准,以及全面防控室内污染的指标体系现已相对完善;2012年获得国家级技术发明奖的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亚都空气净化器共同研发的室温催化氧化甲醛和催化杀菌技术及其室内空气净化设备、酒店空气净化解决方案、“集成家居”概念等,改善室内空气的新技术、新概念也频频推出。
“相比于技术,空气净化行业更需要新标准的限制和引导。”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智超提出。
除了更新标准和质量检测,后期服务也是室内环保产业链中的一大问题。“后期服务需要规范化、制度化,以避免空气净化装置沦为闲置摆设。我们希望在新风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空气质量检测也能推出相应标准,以保证客户入住后的良好环境。”有住宅开发商建议。
“随着室内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变化,行业标准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针对各种净化技术制订的检测标准也应作进一步探索。”宋广生强调说,现阶段,空气净化产品还远不像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那样成熟,其消费市场也有待培育与拓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