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考指委正在研讨"2020年高考改革的整体框架",扩大自主招生5%的比例、一年考两次外语等改革方向都纳入了专家讨论的程序。委员会如何看待高考改革?未来几年高考会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百年前,晚清爱国志士龚自珍面临科技日渐处于颓势的时局发出如此的感慨。旨在唤醒沉迷于科举选材制度里的教育的觉醒。细细想来,至今,这句话依然富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自古有云:教育需要遵循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重要原则。可是,解放后的教育,名义取道西方,却因为对于应试功利的追求,忽视了自身很多优良的传统文化学科,导致了自身一些优秀的传统因缺乏教育关注而萎靡。比如:传统的礼乐射御书,传统的中医理念与精髓、传统的习文练武强身之道等等。而且,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比较,更存在巨大的荒谬性:对于学科理论知识分数过于关注,忽视了很多学科能力的培养,语文教育不是培养孩子读书、写作,恰恰相反用各种天花乱坠的分析与各类牵强附会的"神题"引导着孩子们进行各种各样的胡思乱想,阅读量与写作能力的培养方面远远不到位,思想受各类统一的标准答案禁锢;就众多精神的自然学科教育而言,更是偏离了博览与崇尚自然、醉心实践的学科思想基础,埋头于钻一本教材、一套习题集解答各种偏难怪题,而完全不重视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才能的发现与鼓励。对于痴迷者而言是一种乐趣,可是,稍微富有科学头脑的都该看出这种脱离博览与实践能力培养教育的荒谬性。
当代投机于统考高分数选材的教育,恰恰在这么一种极度无知的状态下进行:人们所关注到的只是醉心书山题海不择手段追求一波又一波高分数,从来不去关注如此痴迷文本的做法到底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对于当代国内教育来说,他服务的宗旨不是全心全意给予每一位受教育者公平的成才机会。恰恰相反,这种应试教育的本质是用统一的标准扼杀特长性的人才,给人才排排名次、分分等级罢了。
冷静思索当代教育种种弊端产生的原因:根源只在于统一标准,用一个统一的分数标准来衡量人才的统考体制。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假如,贝多芬在这个受教育体制里,那么,或许他将无缘接触钢琴,更不可能成就为了不起的音乐家;同理,假如雨果、巴尔扎克诞生在当代中国,那么他们将无暇去揣摩研究国家的地域人文,而要受累于各种名目繁多的考试和试题,稍不留神,更会成为理化等等某一学科的后进生,运气差点儿,就像韩寒一般各科挂红灯吧!最终,还会成就为举世闻名的文学巨匠吗?
准确的来说,这种投机于考试科目内的教育,既局限了人才才干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以考试分数的功利紧紧绑架了全国人民的教育思想——当代的教育者们似乎就天真的认为,所谓的教育就是在各科考试中获得优胜的名次。而实质上,为了追求这些分数,我们的文学人才没有太多时间去研读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思索;科学人才更没有机会去接触国内外精深的科学论著,去接触人类科技思想所谓到达的领域、进行开拓性的实验等等。虽然,每年的考试中都可以出现众多牛气哄哄的高考牛班、状元,那些状元门门功课都考得很棒,却没有自己的治学方向,门门都不精深,所知仅仅局限在考试科目范畴罢了!学科操作与实践的能力上,没有受到充分的挖掘与开发。
依靠如此的统一分数选材,可以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给人才划分下院校与专业,然而,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局面:精英们所选的专业往往与他们的兴趣、特长等等远远背离,进入高校后会发现对于自己所选的专业原来是一无所知的。如此带着盲目性的学习,岂不荒谬?
打破统考限制,依据能力选材是未来我们国内探讨教育改革应该立足的基本出发点。高校自主招生选材的标准不应该是按照统一的考试标准去命题靠学生,更多应该尊重下学生的所知与能力,让每个小孩从小都树立自身的理想并让他们理想充分的受到尊重。文学学科的招生,可以立足于学生日常作品的创作,对于那些创作能力旺盛、思想风格独特的考生,还需要太多的理论去考察吗?对于真正的人才而言,标准往往只是束缚他们求知视野的障碍罢了!
打破常规,不拘一格选材、育才,对于当代教育改革来说,依然富有鲜活的时代意义。如何能够更好地尊重每个受教育者的爱好与特长,使每个人才的特长受到充分的尊重与发扬,才是我们当代探索教育改革真正应当立足的出发点!至于用统一分数考试那种以多学科束缚人的教育方式,用在那些没有强势特长的人身上似乎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