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生产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经济社会的游戏规则,但我们的标准体系似乎未能很好地发挥其规范作用:有时候,某些标准沿用数十年却从未修订,已无法适应新的生产实际;有时候,不同的标准互相“打架”,令消费者无所适从;有时候,我们根本找不到任何标准。如今质量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常常与标准化乱象有关。
经济全球化时代,生产标准不再是一个国家的内部制度,而是构成国家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然而,尽管中国标准化工作已走过整整50年历程,我们的标准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明显差距。各种形式的标准化乱象,不仅影响国内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也让“中国制造”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中屡屡吃亏。中国经济要想在统一的游戏规则下突围,标准化乱象就不应成为不治之症。
标准化乱象何以出现?首当其冲的原因是,标准化工作与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但有些领域的国标已经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标准滞后、标准修订不及时的现象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标准的适用度和有效性。
其次,不同体系的标准、不同机构制定的标准经常“打架”,也是导致标准化乱象的关键原因。同一个行业,不同的行业协会制定的“行业标准”,很可能千差万别;同一项生产活动,不同省市也有各自的“地方标准”。这些标准的总量虽然很多,但常常会彼此矛盾,有些“行标”“地标”甚至与国标也存在冲突。前不久,农夫山泉身陷标准之争,其实就是地方标准与国标不兼容的一个典型案例。
此外,标准制定受企业利益的干扰和绑架,也是目前标准化工作饱受诟病的地方。标准的制定应该征求企业的意见,但目前的问题在于,很多强势企业或行业协会,以介入标准化工作的方式将自身利益“标准化”、“法制化”了。试想一下,由奶企巨头牵头的乳品新国标、由矿泉水企业主导的水质标准,如何服众?
标准化乱象已严重损伤经济活力和市场秩序,应对那些层次不清、交叉矛盾、老化滞后、缺乏前瞻性的标准尽快进行规范和清理。标准化乱象几乎在每个领域都有体现,但目前仅有国家卫生部门启动了食品安全标准的全面清理工作,这显然是不应该的。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也应尽快采取措施对标准化乱象进行整顿。
当然,规避标准化乱象的不良影响,各个企业也应有积极作为。有一些企业,明明有条件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优质出口产品,但提供给国内消费者的产品却连国内标准都达不到,这种“内外有别”的做法非常要不得。其实,不管标准如何,有远见的企业经营者应明白,无论是国家标准还是行业标准,实质上都只是底线要求,企业完全可以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而不是与其他竞争者“比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