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盲道、自行车道等公共设施,一切应以使用者为中心。
北京市交通委近日公布首批实施步行、自行车系统示范路段,在这些路段,非机动车将和机动车“安全隔离”,不再混行。不过新京报调查发现,在这些示范路段上,机动车仍然乱停乱放,妨碍自行车通行,而在其他路段的自行车道上,则存在着绕路,断头路等问题。
无独有偶,另有媒体报道,北京的盲道设置不合理,大量盲道铺设在行人稀少的五环辅路,却铺不到银行医院、铺不进居民小区。内城区许多盲道设置混乱,有盲人直言“走盲道就是作死”。
盲道、自行车道,都是城市最基础的市政设施。然而,根据媒体报道,它们中的一些中看不中用,自行车道上停着机动车,盲道上不见盲人,这成为城市尴尬一景。
毫无疑问,建设应更贴近现实——投资建设物理“隔离带”,保障自行车道通行,初衷很好,可是既需要整治违法乱停车,也需要避免断头自行车道;同样,盲道的铺设,应当考虑盲人的日常生活需要。
在市政设施建设上,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有细致的调查与研究,建立起使用者参与的意见征集机制,而不应闭门造车。
例如,北京目前自行车道最大的问题,是常出现断路,导致难以连成连贯的骑行系统,这个问题理应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再以盲道为例,盲道怎么铺,建之前应实地走走,多听听盲人的意见,问问他们的需要。
盲道、自行车道等公共设施,实用当放在第一位,一切以使用者为中心。与此同时,重建设,也要重管理。盲道建成了,城管等部门要积极查处侵占盲道的行为。自行车道隔离后,交警对乱停车行为加大监管处罚,这样,初衷才能实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