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昨日,《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3-2017年)重点任务分解措施》正式公布,市交通委和市环保局牵头规划低排放区,研究制定征收交通拥堵费政策,引起市民普遍关注,有网友抱怨“用经济手段管理社会已成借口”,更有人怀疑“收费是为了解决财政问题,不是为了治堵”……
在一个多元化社会中,有不同声音、不同观点是正常现象,即使有些负面情绪,说话过头,亦在所难免,但不能因此走入两个误区中:一是忽视大家的呼声,放任矛盾激化;二是为了当老好人,干脆无所作为,得过且过。
北京交通拥堵的状况,确实已到非治理不可的地步。北京中心城区路网最大规划仅能容纳670万辆机动车,如不考虑限行,仅可容纳550万辆,而按目前的发展速度,预计到2015年,将远远超过路网最大容量,如不立即采取措施,路网平均速度将低于每小时15公里,拥堵指数将达9.5,这意味着比畅通时多耗时一倍以上!
“收费治堵”并非新鲜事物,国外许多严重拥堵的城市采取了同样的办法,既然实践证明这确实能解决问题,为什么要拒绝它呢?
但,任何一种好办法,都不能脱离其具体的制度环境,忽视了这一点,难免走入“橘生淮北则为枳”的困境。现实是,在政策实施的整个链条中,还有许多环节不够透明,这影响了公众的信心。
收钱很容易,可如何去花这笔钱呢?它将作为治堵的经费,还是被挪作他用?如何保证这些钱的运作过程能被充分监督?怎么确保收费的合理性,不多收也不少收?
应该说,这些疑问多是收费后才能得到验证的问题,当下无法回答,所以特别需要有一种程序,保证沟通的连续性与有效性,帮助大家建立起信心,否则,即使有共同利益,大家也会视而不见,宁可守住暂时的个体利益,听任最坏的情况发生,而这样“做对也挨骂,做错也挨骂”的局面,实在不应再继续下去了。
王安石说过:“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其变革的勇气值得学习,但现代人理应更进一步,不仅要做到从善如流、坚决改革,还要善于协调,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把不同意见的各方充分团结起来,将怨气化解于无形。如何掌握好这个平衡,是一次真正的考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