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前两天有娱乐媒体为了争抢“独家新闻”而将离婚后回京的王菲座驾“截停”,结果招致众多媒体同行和网友的批评,随后该媒体很快在微博上为“采访过程中发生的‘截停并过度拍摄行为’和审稿不严”发布了致歉声明。
诚然,大多数时候,争抢独家新闻确实是媒体人职业精神的体现,更是保障民众知情权的必需。能够发布独家新闻,某种意义上体现着媒体从业者的敬业程度。然而,发布独家新闻固然是职业精神,遵守职业规范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职业精神。争抢新闻,必须以不侵犯他人隐私、不妨害他人和公共安全、不违反法律等一系列职业伦理和规范为底线。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截停”风波中,当事媒体的迅速致歉,以及不少媒体同行显示出的清晰的是非观,表明媒体共同体对这些职业伦理和规范,至少在理念上是有高度共识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社会对于这样的失范行为是可以有自我矫正能力的。
当然,理念上有了共识并不意味着类似行为今后就不会再发生,职业共同体能在多大程度上坚守这些共识也还是个疑问。但这些共识的明晰,至少意味着一个健康的职业伦理标准的确立,像一把刻度清晰的尺子,可以让从业者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职业行为能赢得同业和社会的尊敬,而什么样的行为令人不齿。
事实上,融职业能力和职业操守为一体的职业精神,在我们这个社会是稀缺资源,因而职业精神的确立和宣扬也就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看看我们周围,各种职业底线“失守”现象屡见不鲜:生产食品的毫无底线地添加有害物质;当会计的做各种假账;给民众当公仆的寻租自肥;研究学问的以学术之名行各种攀附钻营之实……
社会风气、行业潜规则、“劣币驱逐良币”的压力等,都会引诱或逼迫从业者放弃职业伦理,打破职业规范。但如果将所有的过错都向外部环境一推了事,那么人的自律还有没有价值?人的主动性又体现在哪里?
大多数时候,个人确实无力改变种种令人沮丧的社会现实。但个人能做的,是从小处着手,在自己的从业过程中,尽最大的可能坚守职业底线,而各种职业的底线,其实归根结底无非都是常识和良心。某种意义上,这种坚守,就是对外部环境之恶的不服从、不合作。
绝大多数人都是职业人。如果当医生的能富有职业操守,当法官的可以尽可能坚守职业底线,当企业家的致富靠遵从市场规则而非其他,做买卖的坚持诚信而拒绝假冒伪劣,当记者的能客观公正地呈现真相……无论多微小的努力,都是个人对改善社会现实所作的巨大贡献。
相关推荐:
2014国家公务员最新时事:收入分配怎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