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10月2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前3季度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持续增长。今年1至9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66万人,三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4%。
根据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我国今年就业预期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6%。在当前经济增速回落的背景下,城镇新增就业超预期来之不易。城镇新增就业为何能够超预期,目前还有哪些困难,未来应该如何应对?
人社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指出,不断做大经济体量是我国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就业依然保持稳定的重要原因。“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50万亿元,即便GDP增速为8%,增量也是4万亿元。”莫荣认为,随着经济总量增大,即便增速放缓,由于增量不减,新增就业岗位的数量仍然能够保持平稳。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拓展了就业空间也是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的一大亮点。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指出,从产业结构视角看,第三产业带动就业能力更强。今年前3季度,我国第三产业同比增长8.4%,高于一产、二产和总的GDP增速,其增加值总量也高于二产,有力地带动了就业。
同时,随着今年以来简政放权、减少市场干预等一系列释放改革红利措施的出台,作为吸纳新增就业主渠道的个私经济蓬勃发展,上半年新注册私营企业98.53万户,同比增长8.59%,新登记个体工商户389.58万户,同比增长7.26%,吸纳了大量就业。
信长星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助推就业增加。从区域结构视角看,今年以来,就业量最大的东部地区,经济率先企稳,城镇新增就业同比增长5%,贡献了大量新增岗位。中西部地区就业增速虽有所回落,但同比仍分别增长了1%和6%。
此外,国家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政策促就业的效应进一步发挥,使一些重点就业群体保持稳定。
不过,我国就业仍面临诸多挑战。“结构性矛盾是我国就业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莫荣说,“这在今年表现得尤为突出: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招不到技术工人!”
总量压力大也是就业工作面临的一大挑战。有一种说法是“我国劳动力总量减少,就业不再是难题”。对此,信长星表示,劳动年龄人口从去年开始减少了300多万,但这是总量达到峰值后刚开始的一种下降,劳动力供给仍处在高位。经测算,到2030年左右,我国劳动力将一直保持8亿人以上,就业的总量压力长期存在,对此,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尹成基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创业工作指导,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创建创业型城市等工作,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同时,明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仍然是整个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