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据报道,国家对各省市不再搞全国范围的信访排名、通报,有关部门确立了“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的新思路。
始自2005年的信访公开排名通报制度因为与地方党政领导荣辱、升迁直接挂钩,造成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压力巨大,个别地方甚至不惜采取各种手段截访、拦访,使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国家此次取消信访排名通报,把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从截访、拦访中解放出来,可谓信访制度改革创新之举。
然而,国家取消信访排名通报绝不意味着对信访问题可以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改革攻坚克难和社会转轨变型的重要时期,致使个体利益多元,社会矛盾高发,疑难问题成堆,冲突一触即发,信访问题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得以消除,甚至在一些热点地区和焦点问题上还有增加趋势。因此,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国家取消信访排名通报后,不仅不应有松懈思想,而且还应积极转变理念思路,创新方法手段,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矛盾化解上,从源头上减少纠纷产生,将可能导致信访的事件消弭于萌芽状态。
从源头上减少纠纷产生,首先要求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作决策、上项目时,必须坚持从百姓利益着眼,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群众,同时严格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做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一些工程和项目即使从长远看利国利民,也应当做到公开透明、程序合法、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对多数人不理解、不支持的工程项目,不应盲目强力推进,而应当开展更加细致有效的说服工作,避免产生矛盾引发上访。其次,应把更多的人力、财力、时间和精力放在基层矛盾和纠纷排查化解上。无论是征地拆迁还是环境污染,不管是食品安全还是生活保障,实践证明,大多数矛盾和纠纷都发生在基层。因此化解社会矛盾、减少信访压力的重点也应当放在基层。信访排名取消了,基层组织和部门为促进和谐、维护稳定的劲头不能松懈,应当把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消除纠纷、化解矛盾的基础工作上,实实在在地排查矛盾,扎扎实实地化解纠纷,力戒形式主义,使更多的矛盾纠纷在形成信访问题之前都迎刃而解。
国家取消信访排名虽然使一些信访干部松了一口气,但是要真正减轻地方政府信访压力,还需要引导民众依法表达诉求,理性维护权益,通过法定途径解决纠纷、争取利益,而不是像目前这样很多人信访不信法,一遇麻烦就涌向信访部门,就上省城,就跑北京。让民众信法、尊法、依法并习惯运用法治方式解决冲突。目前,需要进一步提高司法权威性和公信力,增强判决、裁定的效率和公正性并能够及时得到执行。只有使民众切实感受到司法途径维护权益的有效和及时,才会有更多的人放弃信访,转而拿起法律武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