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从公众的担忧处发现问题,在化解担忧中完善机制,应当是攻坚期决策的理性选择
对舆论高度关注的“延迟退休”,有了来自权威的最新回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延迟退休政策将采取小步走、渐进式,并承诺新政策将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退休年龄现状和诉求,提前若干年预告,让公众、特别是相关群体有必要的准备期。
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之后,主管部门首次对延迟退休作出的正式回应,令许多担心该政策会“马上到”、“一刀切”的人松了一口气。众议纷纷之时,这种考量全局的承诺、渐进式的改革节奏,彰显了改革进程中对民意的尊重,也体现了一种稳妥的改革方法论。
改革本身就是利益格局的调整。今天,利益调整不再局限于“试验田”、“特遣队”,而是涉及社会各阶层、各群体,许多政策都会引起关注,甚至引发争议。延迟退休政策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无论是最早的动议,还是专家学者的一家之言,乃至中央文件里的表述,哪次不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处于改革攻坚期、深水区的政策,其制定的复杂性和难度也可见一斑,对决策者的担当、智慧和勇气,提出了更高要求。
就延迟退休而言,虽然从人口结构和劳动力供给的大趋势看,改革势在必行,但何时开始、怎么执行、配套政策如何跟上,都需细细考量、慎重决定。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但延迟退休政策实施的最佳时间点在哪?在劳动力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当下,延迟退休会不会加重就业难……类似问题,牵一发动全身,都应该通盘考虑。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还要看到,应对人口老龄化,并非延迟退休“华山一条路”,也很难做到单兵突进。政府部门在研究延迟退休政策的同时,应该多管齐下,比如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养老保险结余资金收益率等。
“把最大公约数找出来,在改革开放上形成聚焦,做事就能事半而功倍。”延迟退休政策的研究和制定,要重视倾听不同的声音,找到最大公约数,解决好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
“人的寿命有限,延迟退休就是让我们多交晚领,说到底还是个人吃亏。”这样的质疑表明,如果养老保险制度中“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缺位,人们对延迟退休政策的认可度、接受度,就不会太高。
“工作本就难找。延迟退休意味着岗位更少、年轻人工作更难寻。”这样的担忧提示我们:需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尤其是培育适合中老年人的就业岗位,同时,彻底打破“铁饭碗”、推行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如此,才可能顺利推行延迟退休政策。
“同意延长退休年龄的,恐怕都是公务员和领导干部吧!”这种猜想的背后,反映了人们对行业收入分配不均的焦虑,对“谁会受益”的担心。也因此,加快收入分配的改革,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才可能保证民生政策赢得民心。
显然,今天的社会,不同群体的诉求复杂多样,矛盾交织交错,要确保政策科学、合理、可行,从前那种“几个人关在办公室里想办法”的研究机制显然行不通,广泛的社会讨论和充分吸收民意必不可少。从公众的担忧处发现问题,在化解担忧中完善机制,应当是攻坚期决策的理性选择。我们期待,延迟退休的决策过程成为攻坚期改革的一个成功样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