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是湖南的“南大门”,南接粤港。湖南省几年前就提出“将郴州建成湖南对接粤港澳的桥头堡、开放型经济的主阵地”,但由于交通基础薄弱,境内只有一条超负荷运行的京珠高速和两条等级较低的国道,全市11个县市区中有4个县乘车到郴州市区要花4个小时以上时间,县到乡、乡到村更是路难行,这一战略构想一直没能实现。近年来,郴州打响了一场交通大会战,2009年至2013年,累计建成公路通车里程6569公里,形成了高速公路、国省道、城际干线为主骨架的快速交通网,郴州因此实现了由“资源型城市”向“开放型城市”转型。
“这几年公路建设规模超过以往10年的总和。”郴州市交通局局长周范平自豪地说,“这些公路让郴州形成了市域内‘半小时、一小时经济圈’,以及对接长株潭、‘珠三角’的‘三小时经济圈’。如今从离郴州最远的安仁、桂东、汝城、嘉禾、临武等县到郴州中心城区的时间,已由原来的4至2小时缩短为1至半小时;临近的桂阳、永兴、宜章、资兴等县市到郴州中心城区的时间,则由原来的1个多小时缩短为半个小时以内。”
交通大跨越撬动了经济大转型,郴州得以发挥湖南对接粤港澳桥头堡和开放型经济主阵地的作用。郴州市委书记向力力介绍说,长期以来,“两矿”(有色金属矿、煤矿)、“两电”(火电、水电)、“两烟”(烤烟、卷烟)构成了郴州产业基本格局。“郴州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借助外力,激发内力,改善产业结构。”
打破交通“瓶颈”后,郴州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经济转型的首选战略。为此,郴州创建了“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成湖南唯一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设立了10个省级承接产业园区,建立健全了海关、检验检疫、保税物流、公路口岸、铁海联运等通关平台。“郴州已成为湖南乃至中西部同类城市中开放平台最全、功能最优的城市之一。我们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较低的营商成本,还有省里给予的34条承接产业转移政策。”向力力自豪地说,近些年客商纷至沓来,国内液晶显示器骨干企业深圳晶讯电子公司2011年将第一条生产线转移到郴州永兴循环经济产业园,尝到甜头后,很快将第二条、第三条生产线也搬了过来;高斯贝尔将公司总部从汕头迁至郴州,员工从300多人发展到6600多人,目前已成为湖南电子信息产业的领军企业……。几年间,1300多家中外企业落户郴州,涌入内资1200多亿元、外资40亿美元。曾多年依赖吃资源饭的郴州,如今有色金属新材料、光电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正强劲崛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