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着重解决“叁个1亿人”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未来的最大动力所在,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提及的工作之一。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着重解决“叁个1亿人”的问题,指引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未来发展之路。
{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叁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提叁个一亿人
以城镇化拉动内需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十八大以后,从中央对城镇化的思考和布局中可以看出,城镇化战略是未来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增长动力。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除了提打造经济升级版、释放改革活力,第叁个就是强调城镇化。
汪玉凯认为,改造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城中村将改善城镇化以后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城镇化的生活质量。提出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则是鼓励流动人口到中西部地区就业和生活。他认为,“叁个1亿人”是站在统筹城镇化的高度上提出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解决“叁个1亿人”问题,首先将是民生的重大改善,同时也包含着拉动内需的巨大潜力。
张立群表示,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和1亿人的就近城镇化,会在消费市场增长方面提供巨大潜力。1亿人棚户区的改造则是在房地产投资和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巨大潜力。这些对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将形成可持续的支撑作用。
(要在未来一个时期内,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要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建立居住証制度。)
推动户籍改革
城市间差别化落户
过去持续多年的户籍制度,为农民形成了身份障碍,妨碍了城镇化的发展。中房集团理事长孟晓苏认为,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这恰是数据统计的我国城镇化率是52.5%和实际户籍人口仅是35%中间差别的17.5%的内涵所在。让已进城的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让他们在城市中工作生活,不仅可以有效推进城镇化的发展,而且可以有效提高这批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促进消费。
汪玉凯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居住証制度,从长远发展来讲,有可能使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向构建一个统一制度的方向发展。
“我认为,这个进程在不同的地方是有差异的,特大城市北京、上海是属于严格控制户籍的,这些地方可能通过其它政策举措来适度地控制。要通过建立一些产业门槛,来疏散大城市的人口。所以我认可户籍制度的改革会加快步伐,但是不同规模的城市的政策是有差异性的,这个政策和对户籍的整体调控政策是一致的。”汪玉凯说。
报告
(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提高产业发展和集聚人口能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从业。要通过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让我们的城镇各具特色、宜业宜居,更加充满活力。)
中西部城镇化
各城镇要宜居宜业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对于加大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支持,可以结合这次提出的“叁个1亿人”中的第叁条“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一起来看。
汪玉凯认为,提出加强中西部新型城镇建设,是把中西部小城镇就地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这一方式,可以让这些地区的农民就近就地城市化,避免扎堆儿到东部北部的一些大城市。加强这种新型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也是提高这些地区的吸引力,把农业转移人口向这些小城镇纾解。
此外,报告中提出要打造各具特色、宜居宜业的小城镇,汪玉凯认为,不是说农业转移人口到城市居住了就是城镇化,还要发展相关配套的设施和就业机会,这部分人口隻有在小城镇完成了就业,才能在这裡居住生活,因此,打造宜居宜业的新型城镇是纾解农业转移人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