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武汉大学“种太阳”工作室的新一届主任,贾舟瀛上任不过短短3个月。这个公益社团需要她完成的第一项工作就是为社团建立一个自己的网站。在此之前,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种太阳”工作室最重要的宣传平台。
“我们做公益活动,离不开互联网”,贾舟瀛说。这个刚上大二的女孩十分清晰地懂得如何利用互联网为社团的公益活动助力,但她或许还没有意识到正在做的事情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互联网公益。
基金会中心网总裁程刚说,当下已经进入互联网公益的新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互联网公益的延伸。
互联网扩大了公益的半径
每年一到3月,“种太阳”工作室的成员就开始忙碌起来,因为工作室最大规模的活动“暑期夏令营活动”即将启动。这场持续时间长达半年的“重头戏”从开始到谢幕几乎从没有离开过互联网的“舞台”。
贾舟瀛告诉记者,每年他们都会利用微博等社交网络平台进行宣传。线上的宣传让活动“延伸”了“半径”,“抵达”更远的目标。他们放在社交网络个人主页的照片等内容格外引人注意。“每年8月,我们会正式开始15天的支教,每一支志愿者的队伍也都会有自己的视频,这些视频会被放到我们的主页上面。同时志愿者们每天写的交换日记都会以各种形式放到‘种太阳’的主页上。”贾舟瀛说。
对“种太阳”工作室来说,只把互联网作为一个宣传的平台已经远远不够,他们的下一个目标,除了要建立自己的网站之外,还要创立一份自己的电子杂志。“种太阳”工作室最初的构想是要发行一本实体杂志。“但相关的手续很麻烦。”贾舟瀛略显无奈,“所以我们正在准备和当地媒体联系,希望他们的网站能够为我们开出一个平台,我们可以制作自己的电子杂志。”
贾舟瀛向记者介绍,在这本电子杂志中,他们希望再现公益活动中的很多争论引发大家的思考,比如,“短期支教无用论”、“为什么高校公益交流平台一直建立不起来”等问题。同时也想请“种太阳”的前辈们开一些专栏,这些内容与传统的单纯把互联网作为宣传的平台有所不同。
互联网降低了参与公益的门槛
如果说“种太阳”工作室的“互联网公益”还只是初具雏形的话,那么植根于网络平台的一些公益项目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互联网公益”模式和流程。
“我们的网站为一些有公募资格的基金会搭建融资平台,扩大他们的筹款面。”一家网站公益慈善基金会项目组组长陈圆圆告诉记者,“但是开通捐款平台之前需要通过我们的准入认证,公益机构需要每个月进行捐赠反馈。”
同时,这家网络公益平台还在积极推广小额捐款的新型捐款模式,捐赠人可以通过互联网的第三方支付进行定期或者一次性捐款,他们将这种方式称为“月捐”和“乐捐”。
李梦甜是大连的一名大三学生,她第一次接触到“月捐”,只是好奇,就点进去看一看。与自己的账号捆绑好后,几乎就不需要再操心。互联网公益带给她最大的感受就是方便,信息的获取、捐款的过程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完成。
“传统的公益慈善,公众参与起来并不方便。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每一个公众参与的可能性、便捷性大幅度提升。”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说,以前捐一元自己都会觉得很麻烦,而且基金会还要开发票、邮寄给你,这一元连成本都不够。但是现在你可以每天捐一元,甚至每个月捐一元,通过手机操作很快就捐出去了。互联网让公益的门槛降低了。”
在程刚看来,互联网的属性就是速度快、覆盖面广、表达清晰。正是因为方便,所以更容易形成一个突破口,让人们慢慢形成关注公益、关注慈善的习惯。但程刚也强调,互联网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养成人们参与公益的习惯主要还是由文化的氛围、社会制度的建设、主流价值观的培养等因素来决定的。
互联网技术改变了公益的实现方式,互联网精神也正在融入公益,成为公益精神的一部分。“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每一个人、每一个机构都可能成为互联网上的一个节点。”程刚告诉记者,这是互联网本身的属性决定的,这种属性让个人公益、非组织公益形态的公益开始兴起。
推动公益透明公开的直接力量
每一位“月捐”的捐赠人在每个月的捐赠日都会先收到一封信,这封信中清晰地写着上个月此机构把捐款用在了什么项目上,帮助了多少人。透明和公开一直是慈善领域最被人们关注的话题,在基金会财务公开和管理的法律制度尚不够完善明晰的现状下,互联网技术为公益的透明和公开提供了更多可能。
“毫无疑问,IT技术是推动公益慈善透明公开的直接力量。”程刚在这一点上显得格外确定。他做了一个对比,在没有互联网以前,慈善透明公开的工作也要做,但是如何做呢?就是每个月做成刊物,每年做成书来发布,那么人们得到这些信息就比较慢,信息也比较陈旧。但有了互联网之后,信息就可以更新得非常快。
“机遇在于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做很多以前做不了的事情,比如信息披露。以前信息披露成本很高,但是现在可以通过微博迅速地进行信息披露。另外组织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去筹款。挑战则在于大家都可以了解慈善组织的信息,如果有做的不完善的地方很容易被人发现问题,逼得我们的慈善组织不得不快速地提升自己。”邓国胜说。
除了互联网对公益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邓国胜还关注到了其他方面,公众正在通过互联网手段表达自己对于公益透明公开的诉求。
“有人去要求慈善组织进行信息披露,会有助于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这个领域确实存在问题,也需要有人去推动。对于行业发展总体来说,有人去提出质疑还是一件好事。”邓国胜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但是他同时提醒公众必须依据法律的要求,信息披露是有边界的,应该尊重捐赠人和受助人的隐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