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自古有尚贤的传统,乡贤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千百年来维系乡村稳定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发展变迁,传统乡贤文化的影响力日趋式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地区怎样治理、如何重构农村秩序、如何传承农村优秀文化、如何让人们找回乡情,记得住乡愁,都是当下农村亟须解决的问题。(3月30日《陕西日报》)
认知乡贤文化,先得弄清乡贤。所谓“乡贤”,应当是指那些在民间本土本乡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而深为当地民众所尊重的人。《高级汉语词典》对“乡贤”给出如此解释:品德、才学为乡人推崇敬重的人。由此不难看出本土、德高、知名,是乡贤最为显著的标识。那么所谓“乡贤文化”,就应该是围绕乡贤德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乡村治理理念和乡村意识形态,是文化、风俗、教化的精华,是民间治理的智慧。比如“耕读传家”,比如“经明行修”,比如“家和万事兴”“勤俭持家久”等等思想,都是乡贤文化的积淀。由此也可证明,乡贤文化是根植乡村沃土、发轫朴实心底又广为村民推崇和需要的准则。
但是,由于社会的不断变迁,比如农村结构和形态的变化,传统文化包括乡贤文化呈现出日渐式微的态势。就像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农村空心现象愈发凸显之后,农耕时代形成的抱团取暖守望相助的观念,似乎不如过去那么炽热那么浓烈。耕读传家,也因有的农民失去土地改变身份,变得有些不合时宜。
然而,乡贤文化凝结了我国千百年来乡村基层治理的经验,有些价值观,具有永不褪色的光辉。就像父子亲、夫妇顺,就像首孝悌、次谨信,恐怕是永不过时的道理。如果让这些文化随风飘去,只会使社会愈加混乱。举个现实中令人发指的例子,重庆万州一个85岁的老母亲,被四个儿子轮流供养。轮到老大照顾的时候,老大出外赴宴锁了家门,老四把老人丢在老大门口。二儿子和三儿子也在附近居住,半夜听到老人呼救,谁都不愿开门。致使老人一天一夜又冻又饿,最终死在了大儿子家的门口。这起人间悲剧,就是乡贤文化式微的恶果。但凡他们还有一点乡贤文化的熏陶,萌芽了乡贤文化崇尚的善良,也不至于走入高墙,成了千夫所指的逆子。
习近平曾经强调,“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发掘和弘扬乡贤文化,就是从历史中撷取智慧,弥补现实治理的短板。当然,今天的乡贤已不大可能是道骨仙风、鸿儒硕学的先生形象,如同陈忠实《白鹿原》中的“朱先生”,而有着鲜明的时代个性,就如农村感动中国人物、优秀基层干部、最美乡村医生、最美乡村教师,只要具有撼动人心的人格魅力和榜样作用,都可谓是当代乡贤的代表。弘扬他们的精神,就是对乡贤文化的坚守。
关注"考试吧公务员"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公务员报名、真题答案、备考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