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富》杂志22日发布了2015年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国上榜企业数量继前年增16家、去年增5家之后,今年再增6家,达到106家,仅次于美国的128家。在营业收入前十大企业中,中国共有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网3家,分别排第2、第4、第7名。利润最高的前三甲企业为中国工商银行、苹果、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显然是好事,国企的主要数据能够不逊于世界顶尖企业也是好事,这反映了中国经济的逐渐强壮,也表明中国大型国企已有能力参与全球竞争。
要是在过去,有中国企业进入世界前十强,尤其是进入前三强,别管是国企还是民企,舆论都会十分开心。然而这几年,情况发生了微妙变化。对民企上500强榜,国内舆论大多会一致称赞。而国企在榜单上排位前行,舆论、尤其是互联网舆论变得复杂了。一些人会发出嘲讽之声,宣称国企“搜刮了老百姓的钱财”,或者认为国企做大做强反映的只是“垄断程度”,指责国企进500强的多了,对中国经济“没什么好处”。
其实,国企上500强榜的多了这些人会批评,如果变少了这部分人恐怕也会批评,说国企“低效”、“无能”等等。总之如今对一些人来说国企已经有了“原罪”,他们对国企的这一态度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网上舆论的面貌。
网上舆论这种氛围的形成有深刻复杂的原因,但原因再多,最终形成这样对待国企的态度也是不公正的。国企以约30%的GDP总值贡献了国家税收的70%左右,就凭这一条,这个群体也值得中国社会的肯定和尊敬。
不少国企出了腐败,这很让人遗憾。但那些腐败分子并不能等同于为国为民效力的国企本身,也代表不了成千上万的普通国企劳动者。在当下的中国,恐怕各种所有制企业群体都有自己深层次的管理及道德问题,只不过现阶段舆论的焦点落到了国企上。
国企除了问题,还有很多常识层面的优点。比如国企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各种调查无不指向这一结论。与私资外资企业相比,国企内部的收入相对平等些,差距的悬殊度有限。国企的领导是有制约的,他们乱来就会受到处罚,至少员工们申诉有门,因此下级在上级面前的尊严是有底线的。
有的央企利润较高,公众有意见,国家就可以敦促它们做出调整,或者向消费者直接让利,或者把更多利润用于公共事业。国家能够做到不让这些利润被国企职工瓜分,让它们成为全民财富的蓄水池。因此这些利润与公共福利的关系要比私企利润同公共福利的关系紧密得多。
中国国企的成长之路与西方国家国企完全不同。中国的国企从一开始就是国民经济的骨干企业,直到改革开放、所有制结构调整以后,它们继续扮演支撑国家发展和稳定的关键角色。国企的身份是双重的,它们走向市场,但又不能仅仅“按市场规律做事”,必须同时服从国家和人民的总要求。它们必须以自己的方式解决市场化路上的种种矛盾。
国企受到国家的支持,它们反过来也支撑了国家和社会,很难说国企受到的“荫庇”比它们做出的贡献更多。有一句话说,国企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其实,它们也是中国社会公平和公平主义思想的基础。
国企被“污名化”,肯定有它们自身的原因,但这个问题更多是大的社会思潮中的一个漩涡。国企是应当批评的,民企的很多优点值得它们学习,但批评不能脱离实事求是的基本轨道。中国的国企站立着、发展着,这是中国公众之福,而决非中国人民之不幸。
关注"566公务员"官方微信,获取最新资讯、职位表、真题答案等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