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科技人员所表述的许多工作繁琐规章制度,使很多科研人员没有大量时间待在实验室,多数人把时间都用在了搞“内政外交”,每年填写各种表格会浪费不少精力的问题,李克强总理在27日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上表示,科研领域也要简政放权,必须创新项目和经费管理机制。(央广网 7月28日)
工作繁琐规章制度、多数时间搞“内政外交”,甚至没有时间呆在实验室,是目前许多科研工作者共有的烦恼。李克强总理在27日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上表示,科研领域也要简政放权,必须创新项目和经费管理机制。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应向纵深推进,并将“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作为2015年各项改革工作的首要任务。这既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的具体落实,也是在总结近年来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对2015年简政放权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所谓简政放权是指精简政府机构,把经营管理权下放给企业。是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阶段,针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企业的状况,为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而采取的改革措施。推进科技创新的闯关还是在于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市场和政府都不能有效解决的则归第三种力量。
众所周知,科技人员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是创造社会财富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力量。对于长期奋斗在科技一线的同志们,他们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给社会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惊人事迹。对国家有重大贡献和杰出表现的科技专家,更应该享受到国家新政策的支持和改革释放的福利。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使创业创新者贡献有回报、权益有保护、社会有地位,才能增强全社会持久创新的动力,在创业创新实践中造就高素质的人才大军。
这一点与李克强总理强调的既“顶天”又“立地”不谋而合。所谓 “顶天”,就是要努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勇攀世界科技高峰;所谓“立地”,就是要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只有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坚决破除对创业创新的不合理束缚,创新科研投入、科技管理、收益分配、科研协同和政府服务等机制,才能使广大科研人员能够自主决策、潜心研究。在此基础上,套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构建最广泛的创新平台,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使创新资源配置更灵活、更精准,凝聚大众智慧,形成内脑与外脑结合、企业与个人协同的创新新格局。
科技创新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发展战略成败,李克强总理曾经感慨地说:“历史上我们曾几次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重塑我国发展竞争的新优势。”在基础研究收入保障机制外,李克强总理还提出了在基础研究收入保障机制外,要创新收益分配机制,让科技人员已自己发明创造合理合法富起来,激发他们持久的创新动力。对于李克强总理提出种种有利于科技领域的措施,也突出了国家对科研领域的重视和关注,同时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减压保障和发展的温床。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从出口导向到内需拉动,事关民生利益。形式倒逼我们必须从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着手,理顺权利运行关系,减少甚至剔除影响科技发展的各种原生阻力。把该放的权利放掉,就是激发制度和体制潜力,让改革释放出更多更大的活力,让科技领域兢兢业业的工作人员享受到更多改革红利,这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回顾改革开放30年多年的历史,每当出现大的经济变革时,政府总是率先进行自身变革,如何处理好发展与改革的关系,使两者协调配合、互促共进,成为了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对科研领域的简政放权,是权力的外放,对科研领域释放了更多自由时间和空间。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和非行政审批事项,减少资格许可与认定,纠正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过去的越位行为,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了市场的手,这是消权,是自我革命,虽然会很痛,但毕竟是发展的需要。为市场的科研主体和创新主体肩负松绑,必将激发科研的活力和创造力,促进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科技创新新一轮转变政府职能的大幕已经离开,李克强总理用简政放权引导广大领导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统一到中国梦上来,为实现中国梦积聚着强大的力量。
关注"566公务员"官方微信,获取最新资讯、职位表、真题答案等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