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对主流媒体提出了新要求,也开启了中国“媒体融合元年”。过去一年交出了哪些“融合答卷”?怎样让媒体融合形神兼备、筋骨强健?今年8月19日,由人民日报社和深圳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15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继“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之后,“数与网”的技术革新,带来了信息传播更深刻的变革。微博在兴起之初,就流行过一句话:你的微博“粉丝”超过十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一百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一千万,你就是电视台。移动互联犹如一个磁场,吸引着各式各样的信息。而智能手机的发展,又让每个人置身磁场中央,成为一个个网上小“通讯社”。
失去了渠道优势,没有了时效亮点,何去何从成为传统媒体的“第一议案”。“百年老店”《洛杉矶新闻报》停刊,《西雅图邮报》不再出版纸质报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变革图存,时不我待。
然而,将传统媒体转型为新兴媒体,就万事大吉了吗?不可否认,无论是微信公众号,还是新闻客户端,在快速传播、互动交流等方面,新兴媒体的确有着先天的优势。但是信息杂乱、谣言满天飞、同质化严重,这些问题也一直为人诟病。“一慢就惨、一快就乱”,网友的调侃,道出了新兴媒体的“痛点”所在。“高高在上、我播你看、爱看不看”的方式固然已行不通,但是,离开专业素养,新闻的价值从何谈起?不能保证真实性,公信力生长的土壤又在哪里?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有其长,亦有其短,关键是取长补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融合发展是媒体转型的不竭动力。回首过去一年,融合发展的“年轮”早已在拔节生长中刻下:人民日报组建“中央厨房”烹饪新闻美味,新华社推进全媒体集成报道,光明日报成立融媒体中心打造全新传播体系,经济日报加紧构建“快在微博、深在报纸、广在网络”的立体传播格局……无论是分拆“小灶”,组建“大灶”,打通编辑部门的界限,还是再造新闻生产流程,探索多媒体报道的各种可能,将融合的基因注入媒体发展的血液,已逐渐成为一种自觉。
融合,没有边界。在中国越来越融入世界的过程中,中国需要进一步了解世界,世界也想听到中国的声音。以人民日报昨日的一篇评论《新闻发布须懂公众心理》为例,经过翻译推出后,仅4个小时,在一家国际社交媒体上的阅读量就达到近13万次,点赞人数达4600余人。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人民日报社的看法,“在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新型传播,必须有全新的表达方式和呈现形式,树立适应互联网传播的新理念,构建适应融合发展要求的内容生产体系。”
日新者日进,日进者日强。也要看到,对于“融合”,也还存在着模糊观念。有的媒体热衷于做“增量”,却把“融合”放在一边,各自守着“自留地”;有的挂着“互联网+”的旗号,却仍然沿袭传统媒体的那一套,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还有的盲目上马“大数据”“云计算”项目,赶时髦、拼时尚,却不注重实际应用、技术支撑。正如许多媒体的掌门人所言,融合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打破、重组、融合传统的体制机制。
“不只在过渡,而是在转型。我们要面对的,不仅是一个新社会,而是一个崭新文明的再创造。”融合发展这项“转基因工程”,没有范本。怎样融合,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揽子方案。但无论怎样,有一点是肯定的:假如说创新是媒体融合的“总开关”,那公信就是其“保险丝”。把住真实性权威性这一生命线,用好互联网思维,在深度融合上下足功夫,何愁媒体转型没有新的蓝海?
关注"566公务员"官方微信,获取最新资讯、职位表、真题答案等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