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
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
9月20日,极米商城举办“极米920影音发Sao节”,并称之为“国内首个影音购物节”,打折促销旗下影音产品。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中国邮政首次举办的电商购物节“邮乐919购物狂欢节”正式启动,成为又一个制造的购物消费节日。
节日本来就是随着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产生的,发明节日本身无可厚非。一些人之所以诟病“造节”,是因为这些被刻意打造的节日不得人心,至少没让节日中的人有获得感,更无从探讨其中的内涵和意义。
曾有人吐槽,现在除了清明节,什么节日都能过成情人节。意思是说,在商家的炒作下,几乎任何节日都可以成为购物狂欢的盛宴,成为刺激消费的动力。上亿资本在特定的节日里高速流动,早就不是天方夜谭。
其实,在市场经济里,文化符号被资本化,是符合资本流动需要的。商家利用打造的资本符号谋利,只要符合法律规范,也没什么可指摘的。而且,“造节”的本质正是大众文化和商业资本的“合谋”,人们既然要享受互联网商业带来的生活便利与物质繁荣,就得服从这个逻辑。
但是,服从商业逻辑不等于让商业取代文化逻辑。任何传统文化节日都有其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并由此塑造了不同文化形态下的群体的三观和生活方式。比如,七夕节本是乞巧节,原本内涵关乎天文和民俗,标志着夏秋时令转换的日期,跟爱情没有多少关系。但在“中国情人节”这一商家刻意制造的概念下,乞巧节的本来内涵反而被掩盖了。
这样的极端反例或许并不多,但打着节日旗号搞促销、卖产品的事情却频频出现,以至于人们对此习以为常,缺乏文化的反思精神。破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乃至扭曲传统文化和风俗的基本精神,是过度“造节”带来的麻烦之一。
另一个问题是对商业活动的影响。“造节”是一把双刃剑,是商业营销的手段,使用不当反而会伤及商家本身。如果制造的节日有文化基础,它就对营销有好处。
比如,今年9月17日,摩拜单车携手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人居署、世界资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等机构,正式发起“世界骑行日”,并在海内外180多个城市发起绿色骑行线上线下活动,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和积极响应。据了解,这也是全球首个骑行文化节日。又如,11月11日是“光棍节”的说法在网上早有流传,一些人从心里早就默认了这个颇有幽默感的“新节日”。从2009年开始,电商利用这一“文化内涵”,制造了著名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让落单的消费者也能在集体的狂欢里感到快乐和充实。这样的“造节”就是遵循文化逻辑的,因为它没有什么历史传统的包袱,反而是市场经济和网络文化合流的产物,于情于理,都能让人接受。
因此,“造节”应该符合商业逻辑和文化逻辑,若处理不当,会让一些商业活动的功利性更强,会让人们对历史文化更不尊重,泛娱乐化的观念会更重。这显然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对此,必要的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应当加强。一些深受网络文化影响的90后、00后“新生代”,对网络“新知”的熟悉远远大于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在推动互联网消费的同时,是不是应该多学习一些传统节日文化的知识呢?
另一方面,合理的商业引导和监管也是必要的。商家想玩“造节”营销,这没问题,但如果“造节”破坏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破坏了基本的风俗习惯,甚至炮制一些低俗的“节日”来赚噱头,这就必须有相关部门加以管理了。当然,如何界定“造节”及其是非的边界和性质,仍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在这方面,外界的持续关注和人们的深入反思仍是必要的。
文/黄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