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
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
当下,崇尚文化旅游,大抵已成为旅游业界和国人出行共识;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亦成为旅游业“供给侧”改革之殊途同归。然而,人们见到的却是,在各式“文化旅游”旗号下,似乎“文化旅游”概念常有,而有文化导游不常有。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需求呈现由物质到精神由低到高的发展趋势,当低层次的物质温饱问题解决后,人将追求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享受。目下国人出游形态,由“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景点拍照,游完什么也不知道”向“文化体验”嬗变,便是这种规律作用的表现。而且,随着国人生活水平持续提升,文化旅游需求势必愈甚强烈,寻求文化享受将生成为出游新时尚和新风景。无需拘泥抽象概念,所谓文化旅游,说白了,就是藉以旅游获得文化内涵深度体验的满足,唤起或重拾骨子里的文化认同和信仰敬畏。
日前参加作家媒体采风团,在道教名山齐云山参观,有幸领教汪平富先生的讲解。他不是导游胜似导游,齐云山历史地理道教文化,被他演绎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竟然让我这个摄影发烧友忘记手中相机,跟着他一路“道法自然”流连忘返。精彩的“汪式讲解”,还吸引不少上海游客蹑足聆听,有人当场赞誉他“教授级讲解”。我参观过全国很多人文名胜,获得如是体验,尚属“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原来汪先生果非凡夫一介,他曾荣膺安徽省作协散文一等奖、黄山市最佳景区讲解员大赛三等奖、黄山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他创建的“平富道文化办公室”被评为休宁县特色人才办公室……很难设想,设若没有汪平富的学者型讲解,我对齐云山人文的理解、感悟和留恋,会掘入得这么深刻,这么透彻。
毕业于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入选全国最佳导游的湖北导游朱鸿俊,曾令美国前驻华大使骆家辉印象深刻,并被他誉为“学者型导游”。骆在卸任美国华盛顿州长时来湖北散心,虽然他已属美国数代华裔,但对中国文化兴趣犹浓,尤其是对传统和民俗不断提问,都得到了满意解答。五年后,骆卸任商务部长再次来湖北游览,依然记得朱的名字,这庶几便是“学者型导游”的魅力吧。
相形之下,我就没少见过一些号称“文化旅游目的地”导游的文化“骨感”。他们或甘做“复读机”,背诵手机百度里也能搜出的干瘪瘪的导游词,让人索然寡味;或动辄低俗下流插科打诨,拿肉麻当有趣,拿无聊当有味,俗不可耐;更有甚者,竟敢牵强附会篡改历史、穿凿附会戏说文化,以至让游客啼笑皆非哭笑不得,唯恐避之不及。多年来,我就养成了对一些奇葩导游敬而远之拒听讲解的习惯。
如果说,文化旅游目的地有无文化,是由目的地固有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决定;那么,对外传递文化能量及影响的强弱,则取决于导游讲好文化故事的本领大小。文化旅游呼唤“学者型导游”,把文化能量传导出去,把美好记忆存留下来,把回头客吸引过来,这恐怕也是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当务之急吧。
文/陈庆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