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两年以来的春节档,总有人感叹这是中国电影产业“迟来的新生”。
不久前落幕的2019年春节档,6天累计票房57.9亿元,打破2018年春节档同期票房56.8亿元的票房纪录。从2009年到2019年,10年之间超3635%的增长比例,让人们真正领略到中国电影能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在另一个侧面,我们或许多少从中直观感受到了电影文化之于“辞旧迎新”这一特殊社会话语生出的新意义。
不断翻红走高的数据背后,正是与中国社会共同成长的节庆“生活方式”——“看电影”变成了一种似乎不言自明的全新年俗。这项新的年俗活动有多大的吸引力?目前中国电影单片总票房排行前三中有两席(《红海行动》《流浪地球》)是贺岁档里先后跳出的黑马,春节“看电影”的强集聚效应可见一斑。
近两年的春节档勾勒出一个总体特征:“质高量多”,“力作”实现规模化发展。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也呼之欲出:本土化的春节档,逐渐取代舶来的贺岁档,成为每年电影票房最具吸金能力的新阵地。在这种新年俗的养成中,中国电影创造了更多可能性。
春节档电影已扮演了一个强有力的文化角色:既实现了高票房与好口碑的积极互动,也让寄托于春节档期的集体情感,借由集中的通俗文化载体,觅得新型的输出端口。为什么国人越来越习惯于春节“看电影”?这是中国电影作为一种更臻成熟的主流文化消费品所潜在的能量使然,而这种能量亦源自多种因素的合力,既是美学的、文化的,也是市场的、社会的。
作为微观视角的电影文本创作,是再现这种新年俗形成的直观落点。近两年,春节档电影在口碑和票房方面实现正相关的双向成长,跟电影工业水平的提升有紧密联系。作用到春节档中,最显著的特征在于更成熟的类型化成色。今年的《飞驰人生》开拓了体育题材电影的大众化表达,《流浪地球》毋庸置疑有着科幻片发展的里程碑意义,《疯狂的外星人》《新喜剧之王》等喜剧电影更作为春节档的常客,契合着这一时段播映的集体情感需求;往前推一年,《捉妖记2》《唐人街探案2》等系列电影成功扎根,也让市场看到电影类型化的纵深式发展。有着重要“战略”意义的春节档,其意义在于进一步促成中国电影从“经验先行”到“经验积累”的转变,爆款作品的诞生不再如过去那般是偶发、随机的不确定事件。
创作之上,是更趋中观的产业视角:“春节档”之于电影业为什么至关重要,以至于各家纷纷祭出大招?要理解这个问题,还得回到行业的变化本身。目前,影视行业正不断剔除泡沫,进而稳健、冷静地步入新的增长期。电影营销也作为内容本身参与到电影文化中,今年《啥是佩奇》的自成爆款便是有力印证。另一方面,票补的退潮倒逼群体观影期待升级,因“低价票”来“凑热闹”的状况有所缓解。纵观今年的春节档,既有头部作品,也有所谓的不尽如人意之作,但整体都在水准之上,没有出现太大偏差,这是能够加以印证的侧面。
而站在更宏观的视角上,春节档和电影之间碰撞出的化学反应,更是电影日益变成重要社会建构力量的直观体现:观影如今正成为一种更具普遍性、多元性的国民主流文化消费手段,并且逐步实现消弭代际、地域差异的无差别覆盖。一方面,随着过去几年银幕新增和影院建设不断向三四线城市下沉,使得相关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全国覆盖,有数据显示,当前三四线城市的影院密度大有超越一二线城市之势,观影环境较之大城市的差距不断缩小;另一方面,观影群体的审美及消费习惯的变迁也是一个重要线索。在经济水平提升的大背景下,国产电影主要从两个维度上满足了春节期间的个体诉求:一是节庆本身带来的合家欢情感需求,有如《捉妖记2》《熊出没·原始时代》等可以跨代际共同观看的电影文本,能够满足全体家庭成员的观看和消费;二是观影人群的圈层化渗透,例如近两年春节档大比重出现的奇幻、动作题材电影,男性受众为主要观影者,影响观影选择的主要变量并非地域而是性别,以这样的方式促成内容消费的下沉。
更类型化的电影文本、更结构化的电影产业体系、更多元的受众消费观念……在春节返乡潮和城市建设不断提速的带动下,春节“看电影”一跃成为亲近于普罗大众的一种“刚需”行动:从个人到家庭,从大城市到乡镇,某种意义上,“看电影”不仅是一种新年俗,更构成了一种日常化的生活方式,有着值得期待的想象空间。
何天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