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公务员考试 > 行政能力 > 常识判断 > 选调生 > 正文

2014年选调生行测备考常识逻辑填空和文化常识

来源:考试吧 2014-09-12 9:44:05 要考试,上考试吧! 公务员万题库
考试吧整理“2014年选调生行测备考常识逻辑填空和文化常识”供考生参考,备考2014选调生考试。

  选调生考试中,逻辑填空占了言语模块的半壁江山,也是言语模块难度最大的部分。很多考生对逻辑填空部分束手无策,平常的备考也毫无头绪。实际上,逻辑填空一定要结合语境,答案的来源不是无中生有。下面中公教育选调生考试网针对逻辑填空这一考点给出了详细的讲解,希望考生能够好好掌握。

  选调生在近几年的考试中,逻辑填空还出现新的情况。选项与原文的选词有偏差,与考生的常规思维不吻合,这个时候不能盲目的认为没有答案,也不能凭借某一个空确定答案,必须运用最优的原则才能解决问题。例如:

  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____,坚持团结、____,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一面旗帜。

  A.反对妥协,反对分裂 B.反对分裂,反对妥协

  C.反对投降,反对妥协 D.反对妥协,反对投降

  在这个题目中,从提供的语境“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可以看出是选一对反义词,所以第一个空格应该选“投降”是最好的的,但是如果第一个空选“投降”,后面选“妥协”,就不合理。所以排除C选项,从第二个空来选,团结的反义词是分裂,只有A选项可以,而且第一个空选妥协也可以。所以这一逻辑填空题按照最有的原则选A 。相同的情况也出现在另外一题中:

  中国古代数学家对“一次同余论”的研究有_ 的独创性和继承性,“大衍求一术”在世界数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是不容 的。正因为这样,在西方数学史著作中,一直公正地称求解一次同余组的剩余定理为“中国剩余定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完全 否定 B. 明确 忽视

  C. 绝对 动摇 D. 明显 怀疑

  在这一题中,第一个空,原文是明显,第二个空原文是毋庸置疑。如果按照一般的习惯,第二个空选动摇也比较符合常理。这个时候就得按照最优的原理第一个空选明显,第二个空选毋庸置疑的近义词,不用怀疑。(2009年秋季联考)。有些题目还会让考生不知所措例如:

  “不折腾”,其实是对一个常识的______:一个正常的社会,必须______致力于增进以民主和民生为双轴的全民核心利益,必须______改善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在内的公共生活,必须在安定和谐中让民众免于匮乏与恐惧。

  依次填入______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确认 全心全意 自力更生

  B. 重申 坚定不移 殚精竭虑

  C. 阐发 矢志不渝 高瞻远瞩

  D. 概括 聚精会神 锲而不舍

  在这一题中,原文第一个空是重申,第二个空是聚精会神,第三个空是锲而不舍,回头再看选项,没有这样的选项。那只能在B和D当中挑选,比较而言,D更合理一些,也就是最优。

  选调生考试文化常识是近几年选调生考试中比较重要的考点,下面中公教育选调生考试网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古代的文化艺术成就和外国的重要文化,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到2011年,中国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共29项:

  昆曲、古琴、新疆木卡姆、蒙古长调、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京剧、针灸、皮影。

  进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7项:

  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中国活字印刷术、麦西热甫、赫哲族伊玛堪说唱。

  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2008年6月14日,国务院又发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2011年5月,国务院发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分10大类,囊括了我国各个地区,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代表作。具体分类如下:

  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1)京剧

  京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京剧以历史故事为主要演出内容,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多个。京剧有“京派”和“海派”之分,不同时期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演员,如清末的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梅巧玲、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刘鸿声、田桂凤、余紫云、陈德霖、王瑶卿等,民国年间的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杨宝森、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周信芳、金少山等。

  (2)书法

  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砚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中国书法伴随着汉字的产生与演变而发展,历经3000多年,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3)剪纸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布、皮革等片状材料。其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识、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4)相声

  相声起源于北京,流行于全国各地,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到了晚清年代,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主要用北京话讲,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相声最初是一种摹拟口技类型的单口相声,后来逐步发展为多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经过多年的发展,对口相声最终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相声形式。

  (5)皮影戏

  皮影是用家畜皮刻制的人物影像,借助灯光投影屏幕表演的一种戏曲,通常叫灯影或皮影戏。皮影戏在汉代已经出现,发源于陕西,极盛于清代的河北,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皮影戏在中国大江南北都有分布,派系众多,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影戏、复州皮影戏、海宁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弦板腔、环县道情皮影戏、凌源皮影戏等。

  (6)木偶戏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傀儡子”,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中国的木偶戏兴起于汉代,明代木偶戏已流行全国各地,经济发达的南方各省区木偶戏更为繁荣,故有“南方好傀儡”之说。木偶戏流行范围广,派系众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辽西木偶戏、邵阳布袋戏、高州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临高人偶戏、川北大木偶戏、石阡木偶戏、郃阳提线木偶戏、泰顺药发木偶戏等。

公务员行测题库手机题库下载】丨搜索公众微信号"566公务员"

  相关推荐:

  2014年选调生考试行测指导:切莫忽视常识知识

  2014年选调生行测常识指导:生活中的科技常识

  2014选调生考试行测指导:高新科技常识考点储备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版权声明:如果公务员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公务员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公务员考试网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70033号 
京ICP证060677 京ICP备05005269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公务员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报名
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务员报名查分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