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测言语理解中,所谓好的表达,包括它的准确性、可理解性和感染力,并且是符合自己的表达目的,适合对象和场合的得体的、适度的表达。修辞运用语言(包括它的书面形式即文字)的特点,同时也受语言特点的制约。
汉语“修辞”这个词语,最早见于《周易 乾 文言》的“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一语中。与人的修业有关,不是今天“修辞”这个词的意思。在现代汉语里,“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从字面讲,可理解为“修饰言辞”,再广义一点又可理解为“调整言辞”。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叫比喻。比喻有三种:明喻、暗喻、借喻。A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用比喻词:“像、好像、如、如同、似、仿佛、好比、像……一样、如同……一般”等连接的,叫明喻。B、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用词语“是、成为、变成、等于”等词语替代比喻词连接的,叫暗喻,也叫隐喻。C、借喻:只出现喻体的,是借喻。比喻除了以上还有:引喻、较喻、修饰喻、同位喻、否定喻等。
2、比拟
把物当人来写,把人当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叫比拟。它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种。拟人是把事物当成人来写,赋予人的思想、感情、活动。拟物则是把人當成事物来写或者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3、夸张
言过其实地强调或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的修辞格,叫夸张。
A、扩大夸张:故意把事物往大、高、多、重、强等方面言过其实,叫扩大夸张。
例:瞌睡来的时候,眼皮像有几百斤重。B、缩小夸张:故意把事物往小、低、少、轻、弱等方面言过其实,叫缩小夸张。例:听说他们回来了,我恨不得一步赶回家。C、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事物说成先出现的,或者同时出现的,叫超前夸张。例:问还没有开始,答就已经完成了。
4、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或用事物的局部代替整体,就是借代。借代可使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化,唤起读者的联想。例:巾帼不让须眉。
5、双关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义,给人以深刻印象。一句话,兼有两种意思,表面说的是甲义,实际说的是乙义,叫双关。例: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旗杆上绑鸡毛——好大掸(胆)子。
6、反语
反语也叫倒反,就是说反话,使用同本语相反的词语以表达本意。反语的作用是产生幽默感与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例:你的武功不错吗,才几下子就把这张死椅子坐活了。
7、设问——引起注意和思考。
无疑而问,故意提问,问中无答,自问自答。
8、反问——增强语气,引人思考
。置疑而问,故意提问,问中有答,问而不答。
9、拈连
甲乙两个事物连在一起敘述时顺势把甲事物的词语拈来连在乙事物的身上,叫拈连。例1: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例2:八路在前线革命,地主在家乡革命,而你,却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也革起命来。
关注"566公务员"官方微信,获取真题及答案、最新资讯等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