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40题,参考时限35分钟)
一、阅读理解。每道题包含一段文字,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来完成陈述。注意:答案可能是对文字内容的复述,有时则满足了陈述中其他方面的要求,你的选择应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
请开始答题:
1.在中国的交通出行中,对于某些人来说,在无交警、无摄录的情况下,闯红灯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不仅如此,中国社会上另一些“闯红灯”的现象也屡禁不止:造假者、黑心矿主、****官员、考试舞弊者面对严厉的法规惩处依然前仆后继地走向深渊……契约、纪律、法律、道德的红灯一再被闯过,操守和原则的底线一再被突破,某些人对于规则的漠视在极端情况下已经变成了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危害。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闯红灯”行为的背后是一种普遍的“闯红灯心态”
B. “闯红灯心态”背后的规则意识缺失
C. 当闯红灯成为一种习惯,将会对社会带来一系列难以忽视的危害
D. 闯红灯现象存在的深层原因是人们在心灵深处没有建立起对规则的信仰
2.纵观历史,多少清正廉洁之士流芳百世,多少贪官污吏遗臭万年。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修身养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各种贪欲。君子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时候,都要谨慎自己的言行。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能做到“慎独”,做到“坦荡荡”,人生之路就不会出轨,就不会做那些“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钱权交易。在现实中,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应当十分重视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充分发挥以史为鉴、以史资政、以史育人的功能。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B. 贪欲猛如虎,贪欲如洪水
C. 廉不沽名方为正,官亦能贫乃是清
D. 只有防微杜渐,不触高压线,不越雷池,才能走好人生的路
3.拿起一本日历,随手一翻,前边的日子就像一个个空间,生机勃勃,宽阔无边,迎面而来。人的一生不就是一个漫长又巨大的空间吗?一个个“明天”,不就像是一间间空屋子吗?那就要看你把什么东西搬进来。可是,时间的空间是无形的,触摸不到的。凡是使用过的日子,立即就会消失,抓也抓不住,而且了无痕迹。也许正是这样,我们便会感受到岁月的匆匆与虚无。
通过这段话,作者想表达的是()。
A. “明天”是未知的,它隐含着一种希望
B. “今天”太短暂,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拥有明天
C. 人不能改变昨天,但可以把握今天和决定明天
D. 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我们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
4.印象管理是心理学家库利、戈夫曼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一个个体总是希望获得别人和社会的赞同,并想控制社会交往的结果,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非常注意自己在他人面前和社交场合中的形象。这种形象包括语言、仪态、穿着、动作等。印象管理是一个社会的基本事实,每个人有意无意的都在进行印象管理。
这段文字的作者可能不赞同以下哪个观点?()
A. 形象应作为一个人最为重要的基本素质
B. 世界上成功的巨人们无不在乎自己的形象
C. 无论我们认为从外表衡量人是多么的肤浅和愚蠢,但社会上的人每时每刻都在根据你的服饰、发型、手势、声调、语言等自我表达方式判断着你
D. 关于形象的印象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的工作升迁、商业交易、人际关系甚至是自尊和自信,并最终影响内心的幸福感
5.在我国,人们并不十分相信法律,那是因为法律的作用让位于权力的作用,法律所能调控的问题远远少于而且弱于权力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这种情况最终伤害的是每个人。因为当人们不相信法律能够为自己和社会带来公正时,就会采取各种手段来寻求权力下的机遇,这种个体“精明”的普遍化、群体化,会造成整个社会运转成本加大,最终危及和损害的仍是每个个体的根本利益。
对这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我国迫切需要塑造信仰法律的司法文化
B. 我国法律制度不完善,体制还存在问题
C. 司法权与其他权力分配上存在的缺陷影响了司法的公正和公平
D. 法律的作用永远无法替代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