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公务员考试 > 行政能力 > 模拟试题 > 国家 > 正文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题(5)

第 1 页: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 5 页:数量关系
第 7 页:综合知识
第 8 页:判断推理
第 12 页:资料分析
第 14 页:参考答案

  29.20世纪,道•琼斯指数从66点涨至11497点,看似巨大,其实每年只增长了5.3%,按这个速度,到2099年,道•琼斯指数将是两百万。如果有人许诺每年给你百分之十的增长,那么,道•琼斯指数则必须在2099年12月31日达到2400万点。这个简单的算术题就能让人看到 。

  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

  A.不要相信中国股市的股评家的炒作

  B.每天在股市里有多少谎言

  C.任何判断股市走向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

  D.股市的短线搏杀、跟风炒作都是不明智的

  30.影视从文学中找题材,这是很正常的事,也是中外都很普遍的现象。影视根据其自身的特征,寻求的必然要是故事性与艺术性都较好结合的作品。但大多数中国小说,不太适合改编成影视剧。因为中国的小说家不擅长写故事。中国的小说家,多是将追求的重点放在作品的文艺性、反映重大主题、讴歌时代精神等方面,而不太注重讲故事。

  对这段文字理解错误的是( )。

  A.影视要求故事性和艺术性结合

  B.大多数中国小说故事性不强

  C.大多数中国小说家更重视艺术性

  D.中国文学与影视联姻的过程中供过于求

  31.楷树,果实椭圆形,红色,木材细致。相传这种树最早生长在孔子墓旁,树干挺拔,枝繁叶茂,似为众树的榜样。模树,春天青翠碧绿,夏季赤红如血,秋日变白,冬日变黑,因其色泽纯正,“不染尘俗”也为诸树之榜样,相传此树最早生长在周公的墓旁。这两种树分别称之为“楷”和“模”,以树喻人,故把人的模范行为称之为“楷模”。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楷”和“模”是两种树木的名称 B.“楷模”二字都带“木”字

  C.“楷模”原指两种树 D.楷树、模树皆有灵气

  32.《左传》上有“一鼓作气”的话,是说战斗的。后来所谓“士气”就是这个气,也就是“斗志”;这个“士”指的是武士。孟子提倡的“浩然之气”,似乎就是这个气的转变与扩充。他说“至大至刚”,说“养勇”都是带有战斗性的。“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义”就是“有理”或“公道”。后来所谓“义气”,意思要狭隘些,可也算是“浩然之气”的分支,现在我们常说的“正义感”,虽然特别强调现实,似乎也还可以算是跟“浩然之气”联系着的。至于文天祥所歌咏的“正气”,更是跟“浩然之气”一脉相承。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气的概念演变 B.解释《左传》中的“一鼓作气”

  C.气是积极战斗的 D.“一鼓作气”与“浩然之气”一脉相承

  33. 。曹雪芹还没有来得及张扬就已辞世,其未完成的作品成了大作品;仙逝不久的钱钟书先生生前躲进小楼成一统,从不爱张扬,却取得了大成就,被公认为学界泰斗。乾隆皇帝最爱张扬,所到之处必御笔题字,“结集出版”的诗集比“李杜”的还厚,结果怎么样呢?世人自然明晓。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A.大人物、大名声不是张扬出来的,张扬出来的大人物不是真正的大人物

  B.张扬出来的大人物不是真正的大人物,大人物、大名声不是张扬出来的

  C.大作家、大作品不是张扬出来的,张扬出来的大作家不是真正的大作家

  D.张扬出来的大作家,不是真正的大作家,大作家、大作品不是张扬出来的

  34.我们并不苛求完美无缺的改革。认同次优思维,即使存在很多缺陷和不完美的地方,但比过去有所进步就值得赞赏——次优思维是一种务实的思维,但这样一种思维正被官场某些贪得无厌之流滥用,成为遮掩其惊人贪欲的遮羞布。某些地区的车改就是这样,他们利用公众对财政用度的不知情,反正过去的集体之恶也无法追究,于是尽可能去丑化过去,把过去的情况说得很糟,从而论证如何并不算太坏,甚至可以算得上可以接受的次优。他们所做的不是论证改革本身的正当,而是在顾头不顾腚地丑化过去中为自己辩护。无论车补如何的过分,但比过去还是有节约啊,“次优思维”就是这样被滥用。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改革是不可能完美无缺的,所以次优思维是一种务实的思维

  B.不应该过分认同次优思维,因为它存在很多缺陷和不完美

  C.反对滥用次优思维以谋私利,要注意事情本身的正当性

  D.谴责某些地区车改时滥用次优思维满足贪欲的无耻行径

  35.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一书中说过:“不容许过分强大的东西存在,这乃是上天的意旨。”大自然本身是个调节器,处处有平衡。这一平衡在社会关系中的一个表现就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尤其是文化的进步,人与人之间在知识和智力上越来越趋于相等。尽管草根在经济基础和政治地位上与精英有明显的差别,处在不平等的社会两极,但在文化和思想上并不逊于所谓精英。不断加速的信息与知识的传播与交流,使精英与草根之间的差别越来越模糊,人们可以发现,即使精英中亦有滥竽充数者,草根中却并不缺少英才。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回归平衡是社会的永恒法则

  B.草根力量的崛起是社会平衡的体现

  C.草根与精英之间其实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D.草根取代精英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版权声明:如果公务员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公务员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公务员考试网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70033号 
京ICP证060677 京ICP备05005269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公务员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报名
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务员报名查分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