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言语理解 |
第 7 页:数量关系 |
第 9 页:判断推理 |
第 15 页:资料分析 |
第 20 页:常识判断 |
第 24 页:参考答案 |
24.卡尔·波兰尼说,如果听任市场机制成为人类命运及其自然环境乃至购买力的数量和用途的唯一指导者,那将导致对社会的破坏。就以商品而言,劳动力不可能被任意驱使、利用甚或舍弃而不影响刚好是这一特殊商品承担者的个人。也就是说,在处置一个人的劳动力时,制度总是面对着“人”那个称号下身体、心理和道德的统一体。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无管制的市场会破坏社会 B.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
C.无管制的市场缺乏道德属性 D.劳动力不能被商品化
25.清代是紫砂壶发展的鼎盛时期,制壶名家辈出,在选料、配色、造型、烧制、题材、纹饰、工艺等方面都较完善。紫砂壶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息息相关,清代的饮茶习俗非常普及,已成为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故紫砂壶的发展日益兴盛。清代的茶有红茶、绿茶、白茶、黄茶、花茶、散茶六大类,同今天的茶大体相同。茶具则承明制,多以陶瓷为主,瓷以景德镇的瓷茶具为优,陶茶具以宜兴的紫砂茶具最为出色。
这段文字阐述的主旨意思是:
A.紫砂壶与饮用茶之间的配套关系
B.紫砂壶与当时社会生活间的联系
C.紫砂壶的发展在清代鼎盛的原因
D.紫砂壶与清代的饮茶习俗的联系
26.面对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本土化,我们要对西方的理论存有一种开明的态度,迫切的问题是:我们如何以实证方式如结果研究,来检验有关理论在中国人中之有效性,然后去芜存菁。同时,通过吸收、借鉴外国的理论和方法,发展或创造出适合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特点的心理辅导和治疗体系。
对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心理学是一门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学科
B.我们迫切需要用实证方式来验证西方心理辅导与治疗理论的科学性
C.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本土化目标的实现,要建立在对西方理论去伪存真和自主创新的基础上
D.尽可能开明地对待西方理论,海纳百川,博才众长,方能实现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本土化
27.中国近代人物都比较复杂,它的意识形态方面的代表更是如此。社会解体的迅速,政治斗争的剧烈,新旧观念的交错,使人们思想经常处在动荡、变化和不平衡的状态中。先进者已接受或迈向社会主义思想,落后者仍抱住“子曰诗云”、“正心诚意”不放。同一人物,思想或行为的这一部分已经很开通很进步了,另一方面或另一部分却很保守很落后。政治思想是先进的,世界观可能仍是唯心主义;文艺学术观点可能是资产阶级的,而政治主张却依旧是封建主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构成了中国近代思想一幅极为错杂矛盾的图景。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
A.中国近代思想总体上还没有现代思想元素
B.中国近代人物或者是保守落后的,或者是开放进步的
C.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是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
D.中国近代思想的复杂性源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与经济发展的落后
28.尽管从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上看,农业所占的比重低于第二、第三产业,但对于一个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80%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无粮不稳。没有广大农民的普遍小康,没有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整个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就会不稳,实现全面小康和高水平小康的战略目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事关改革开放大局,在这个根本问题上不能只算GDP贡献率一本账,更要算改革发展稳定全局这本大账。
这段文字着重强调的是:
A.农业的基础地位 B.农村的经济发展
C.农民的生活质量 D.农村的社会稳定
29.就好比古代中国的读书人绕不开《易经》一样,现代中国的读书人是避不开《红楼梦》的。所以,自王国维发表《<红楼梦>评论》以来,中国现代各路“文化豪杰”在学有所成后都会在“红学”里一试身手,似乎不露一手就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学问如何了得。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红楼梦》产生了一种“正典效应”。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重点介绍的是:
A.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
B.《红楼梦》的“正典效应”
C.各路“文化豪杰”的“红学成就”
D.现代中国的读书人避不开《红楼梦》的原因
30.目前我国实行的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标准不一,许多欠发达地区是每人每月50元或60元,某地新闻报道中还以“低保水平提高到每月50元”为题以示政绩。各地的物价水平、生活指数当然很不相同,但是,在今日的中国,即便许多发达城市的低保线是每月300多元,低保户维持生计尚显困难,那么一个月50元的艰辛就不难想见。
这段文字主要是在强调:
A.我国实行的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标准不一
B.一些地方以提高低保水平为政绩指标
C.发达地区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较低
D.欠发达地区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较低
31.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因为它不但历久弥新,而且常读常新。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经典之书,不同年龄读有不同年龄的体会,不同境遇读有不同境遇的领悟。小时候背诵经典,可能还不能领会其中要旨,但是背熟了,就成为一个人知识积累的一部分,长大后在生活和工作中自然会慢慢领会其中的精髓。这就是所谓“熟读而后能悟,悟而后能用,用而后生巧,巧而后出新”的道理。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A.经典何以为经典 B.经典能常读常新
C.经典阅读具有阶段性 D.经典的精髓需慢慢领会
32.旅途是一幅展开的山水长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松间明月,石上清泉……一路走来,尽收眼底;细细品味,意趣盎然。那岸边的垂柳,柔条如发,随风摇曳;路边的小花,纤蕊若斯,带露绽开。置身于旭日清风的抚慰,流连于茂林修竹的环抱,静听鸟语,轻嗅花香,有何胸中块垒不可化解?有何尘世污秽不可荡涤?
这段文字意在表达:
A.旅行需要细细品味,用心感受 B.旅行会带给人诗意般的享受
C.旅行可以去除杂念,净化心灵 D.旅行应该学会享受,摒弃功利性
3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鲁迅几百万字的遗著,其中很大一部分必将永远受到读者的喜爱,后世读者将以一种赞叹和欣赏的态度阅读它。 。
①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这形象,这精神,必将永世长存
②比起文章来,更重要的是鲁迅这个人,他的入世的态度,他的爱国心和正义感
③更有若干篇在写作的当时就并不正确,就只能作为一种研究资料保留下去了
④他对强暴的反抗和对弱者的同情,他为了中国进步不懈的努力
⑤还有一部分时过境迁,不再使人感到兴趣
⑥他身上那种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传统的骨气,用他的话说,“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A.④⑥①②⑤③ B.④①⑥⑤③②
C.⑤③①⑥②④ D.⑤③②④⑥①
34.①埋伏和照应需要惨淡经营。
②照应处要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③只觉得自自然然,完完整整。
④如一丛花,如一棵菜。
⑤埋伏处要能轻轻一笔,若不经意。
⑥要使读者看不出斧凿痕迹。
⑦虽由人力,却似天成。
⑧如果看出来这里是埋伏,那里是照应,便成死症。
将以上8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⑤②④③⑥⑦⑧ B.①⑤④②③⑥⑦⑧
C.①⑤②⑥③④⑦⑧ D.①②⑤③④⑥⑦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