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练习题 |
第 3 页:参考答案 |
1.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A项应将“大加”删去;B项应将“难道”删去; C项语义重复,应将“原始”删去。
2.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A项句意模糊,应将“超过原计划的30%~45%”改为“比原计划提高了30%~45%”。B项句尾所表达的意思与实际意思恰好相反。D项主语不一致。
3.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 A项“关于”改成“对”;C项将“真是难以形容”删去;D项语义重复,将“人员安排”或“科室人员的配置”删去一个。
4.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A项“210辆消防车放弃休假”搭配不当;B项应将“所”删去;D项应将“关于”变成“对”。
5.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A项是句式杂糅;B项句意不明;D项修饰词与修饰对象搭配不当。
6.C【解析】2450=2×5×5×7×7,三人年龄之和为64,分析可知当三人年龄分别为5、10、49时符合题意,年龄最大者是49岁。
7.D【解析】相遇时每人行走了675米,最后一次放标志物是在第670米处,放了1+(670÷10)×2=135个,所有标志物个数是(1+135)×68÷2×2=9248。
8.B【解析】这是一道时间统筹问题。只有一艘小船,每次只能乘坐两个人,所以每次过河后,还得有一个人划回小船。为了节省时间,肯定尽可能让速度快的人承担划回小船的任务。先让甲和乙过河,用时5分钟;甲划回小船用时3分钟;然后丙、丁过河,用时10分钟;然后乙再划回小船,用时5分钟;最后甲、乙一起过河,用时5分钟。花费的总时间为:5+3+10+5+5=28分钟。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
9.C
10.D【解析】 植树共需(900+1250)÷(24+30+32)=25(天)。乙应在A地干(900-24×25)÷30=10(天),第11天转到B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1.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得到了列宁领导的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成立于1919年3月)的帮助。1920年4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局派维经斯基等人来华。他们先后在北京、上海会见李大钊和陈独秀,讨论建立共产党的问题,并帮助进行建党的准备工作。故本题答案为A。
12.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是指: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故本题选C。
13.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的一把“尺子”,简称烈度。一次地震后,一个地区的地震烈度会受到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构造、人的感觉和建筑物构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地震烈度与震中距没有完全的相关性。
14.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国语》长于记言,《左传》长于记事。
15.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现已从考古学上明确,中国最迟在春秋晚期已掌握了冶铁技术,并且是生铁铸件和块炼铁锻件同时出现,并且战国时期钢铁生产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出现以块炼铁为原料的渗碳钢制品。
16.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A、B、C三项,只要人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都能够有效地改变,只有D项除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7.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A项《秋浦歌》的作者应是李白;C项《哈姆雷特》是戏剧;D项作者应是俄国的普希金。
18.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关汉卿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19.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铁器和木材的温度其实是一样的,但因为铁器相对于木材是热的良导体,会更快传导身体的热量,所以会感觉铁器更凉。
20.标准答案: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