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科学新闻学会新媒体工作室的报告认为,新技术的出现,使受众接收和接受信息的方式不断发生变化。比如报纸曾是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但它需要到特定地方购买;广播出现后,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收听新闻,于是广播又开始大行其道,直到电视的出现;电视可以让人同时接收视听信息,提高了信息接收效率。而网络时代,信息接收效率进一步提高,并使受众得以进行一定表达,因此互动越来越成为媒体信息传播的趋势。
本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
A.新技术对传媒方式发展的影响
B.新技术对受众的影响
C.信息传播方式的发展变化
D.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互动性
正确答案是A
解析
主旨概括题。通过阅读不难发现,本段文字为总-分结构,第一句即为主旨句,主要表达了新技术的出现对媒体信息传播的影响,故选项A正确。B项客体把握有误;C项以客为主;D项表述片面。
2、中国传统戏曲通过脸谱的造型、颜色、图案,一开始就_______地告诉观众该人物的性格特征和道德伦理特征。这是一种简单而不符合生活真实的“二元论”;非好即坏,非忠即奸,非愚即智。这样的_______使得舞台上的人物形象清楚明白,欣赏者不用再费心猜测、推理、判断。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目了然 设定
B. 毫无疑义 解释
C. 显而易见 界限
D. 开宗明义 划分
正确答案是D
解析
这是一道实词成语混搭题。本题突破口在第二空,因为第一空乍看之下四个成语都说得通。从题干“二元论”“非......即......”可见,这是一种划分,而不是“设定”、“解释”或“界限”。反观第一空,“开宗明义”指一开始就讲明主要意思,语义语体都符合,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项。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实际中,含笑是一种相当平凡的花,她既非倾国倾城,也没有高雅脱俗的气质
B. 小孩独自蹲在大人视线之内的地上,不声不响地拨弄着地上的小青蛙
C. 工厂里的200台机器、395位工人放弃休假,提前完成了工作任务
D. 蛇有生命,它神秘,甚至瑰丽,有那些连画笔都难描摹的色彩
正确答案是B
解析
A项搭配不当,应改为“既非倾国倾城,也非高雅脱俗”;C项主谓搭配不当,“200台机器”不能放弃休假;D项有歧义,“它”指代不明,可以指蛇,也可以指蛇的生命。
4、如今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已经超过千部,但与这种发展相_______的还有人们“力作乏陈”的呼喊声。在我看来,中国文学目前的整体发展缺乏一种______性,对诺贝尔奖的看重,可能缘于一种在茫然中寻找航向的期待。
A.矛盾 独立
B.始终 超越
C.冲突 规划
D.伴随 方向
正确答案是D
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解此题可从第二个空入手,由题干“在茫然中寻找航向”可知,应选“方向”,排除ABC。再看第一个空,“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已经超过千部”与“还有人们‘力作乏陈’的呼喊声”相伴存在,所以选“伴随”。所以选择D选项。
5、中国古代官员普遍好读书,这是一个悠久的良性传统。在古代。官员的读书是( )的现象,大凡为官一生,“致仕”(退休)时一般也要“刻部稿”,期盼给后代留下一点( )。
依次填入括号内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广泛性 流风余韵
B.官场化 星星之火
C.持续性 雪泥鸿爪
D.社会化 前车之鉴
正确答案是C
解析
本题属于成语和实词辨析题。雪泥鸿爪:比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流风余韵:前代留下来的风尚。星星之火比喻小乱子可以发展成大祸害年,也比喻开始时显得弱小的新生事物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前车之鉴,比喻当做鉴戒的前人的失败和教训。语境的意思是刻一部书稿。留下自己所做的事情。所以选择C选项。
6、就此事件,我新华社_______发表声明。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授命
B.受命
C.授权
D.受权
正确答案是D
解析
这道题属于实词的辨析,主要考查区别词义的侧重点。
授命:指下发命令。
受命:接受别人的命令。
授权:把权力交给别人授给别人着重点在于授予。
受权:指被别人交付了权力着重点在于接受。
材料中新华社是接受了有关机构赋予的权力而发表声明。故此题D选项正确。
7、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 他是一位有三十多年教龄的五十多岁的语文有经验的教师。
B. 林冲在高衙内派人一次又一次害他性命时才走上反抗的道路。
C.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D. 她细心操劳家务,把家里安排得井井有条。
正确答案是C
解析
这道题考察了相关联的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实词用词不当,因此属于综合类。A.“语文”和“有经验”应换位。B.“派人”和“一次又一次”换位。D.
“井井有条”为“清楚而有条理”,不妥,可以改为“她细心操劳家务,把家里整理得井井有条。”。
8、方言需要保护,这是毋庸置疑的,不像有些人说的,保护方言是在不同地方人群之间构筑隔离墙。保护方言,就是保护文化多样性,保护人的生活方式自由。保护方言与推广普通话并不矛盾,前者承载的是生活方式自由,后者承载的是一种更普遍的交流工具。没有前者,人的生活将失去色彩,没有后者,将失去更广阔的交流机会。理想状态下,两者兼顾,而不是以一方消灭另一方。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 )。
A.保护方言与推广普通话并不矛盾
B.提倡保护文化多样性、生活方式自由
C.强调要兼顾保护方言和推广普通话
D.说明方言和普通话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正确答案是C
解析
这是一道意图判断题。文段属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结构,即文段的最后为强调的重点:理想状态下,两者兼顾。由此可知,选项C与文段的主题句吻合,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选项A、D是文主题句――两者兼顾的原因,并非强调的重点,故排除。选项B是保护方言的目的和作用,并非作者意图,故可以排除。
9、面对大量涌来的西方文化,我们要主动选择自己要的,______那些不要的,同时也要______我们的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构建好社会主义特色的新文化。
A.摒除 传承
B.驱除 发展
C.屏除 更新
D.扔掉 继承
正确答案是A
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摒除”、“驱除”都指除去,都用于思想、感情等,驱除疑虑,“驱除”还指赶走。如:驱除蚊蝇。“屏除”指的是放弃。第一个空可以填的是摒除,刚好“传承”传统文化也是恰当的。所以选择A选项。
10、许多人很崇尚言论自由,以为言论自由就可以解决思想自由的问题。实际上,言论表达的自由并不必然走向思想自由。假如我们观察网络媒体上的有些表达,就会发现它存在着一种级端化的趋势,严谨的人不一定参与表达和讨论,同时网络煤体上有许多非理性的谩骂和恶意攻击等等。结果虽然言论自由了,但一个人的思想表达很容易遭到围攻,这不是思想自由,仅仅是言论自由而已。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思想自由的前提并非言论自由
B.言论自由将导致思想的极端化
C.思想自由并不等于言论自由
D.言论自由不必然导致思想自由
正确答案是D
解析
这是一道意图判断题。文段中“实际上,言论表达的自由并不必然走向思想自由”一句,通过弱转折引出文段主旨句。后面文字为举例论证。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