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公务员考试 > 行政能力 > 模拟试题 > 上海 > 正文

2014年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题及答案十

来源:考试吧 2013-12-31 13:10:13 要考试,上考试吧! 公务员万题库
2014上海公务员考试将于2014年1月18日进行,考试吧整理“2014年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题及答案十”供考生参考学习。
第 1 页:常识判断
第 3 页: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 7 页:判断推理
第 12 页:资料分析
第 13 页:数量关系

  31科学研究不是“记工分式”的简单劳动,而是不折不扣的智力冒险。科技奖励以“第一”论英雄。并不是推崇“个人主义”、否定其他参与者的功劳,而是旨在强调第一发现者在科学研究中独一无二的贡献。只有尊重“第一”、崇尚“首创”,才能激发更多的勇者不畏艰难,向着光辉的顶点执着攀登。如果在科技奖励中采取“人人有份”的平均主义,不仅不公,而且有害:这样做不仅消解了第一发现者或发明人的价值,也会打击他们的创新积极性,阻碍重大原创成果的产生。这段文字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

  A. 科学研究是一种复杂的智力冒险,第一发现者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B. 平均主义的奖励方案虽然公平,却会消解发明人的价值,不利于创新

  C. 科学奖励的标准应力求公正,以实现首创者与其他参与者的利益平衡

  D. 崇尚“第一”的科技奖励原则有助于调动研究者的积极性,促进科技创新

  参考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科学研究复杂智力劳动的特点,由此引出科技奖励以“第一”论英雄标准的原因及其优越性,然后从反面论证,阐述了平均主义奖励标准的弊端。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说的是科学研究的奖励标准问题,作者的观点是支持崇尚“第一”。与此相符的为D项。A项的“决定性作用”与文中的“独一无二的贡献”不符:B项的“虽然公平,’与文中的“不仅不公”不符,且文中提到平均主义的奖励方案的弊端也是为了说明崇尚“第一,,方案的优越性;C项“实现首创者与其他参与者的利益平衡”属无中生有。本题选D。

  32任何美的东西的美,都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它就可能不美或是另一种美。例如西湖,当晴光潋滟或是山雨空濛的时候,条件不同,它就具有不同的美。又如杜甫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时的雨可以说是美的。可是当杜甫写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时的雨,你又能说是美的吗?(  )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A. 美与人的审美观有关

  B. 美的东西是自相矛盾的

  C. 美的东西是变化的

  D. 美的东西是相对的

  参考答案:D

  解析:分析题干可知,文段的论述中心是“美的东西”,A项说的是“美”,排除。文段的首句是中心句.其后对中心句进行了阐述,最后以“西湖”和杜甫诗中的“雨”为例论证首句,分析首句结合例证可知,文段说的是美的东西是相对的,故本题答案为D。

  33今天的网络文学虽然在“量”上已经占据了文坛的大半壁江山,但在“质”上还无法与传统文学抗衡。网络文学要成为人类文学史上一个有价值承载的历史节点,在拥有数量的同时还拥有质量,或者在赢得受众的同时赢得尊重,进而从点击率、注意力走向影响力和文学创新力,还需要消除自身的一些局限。譬如,文学性的匮乏、承担感的缺失和对市场的过度迎合。再如,技术传媒文化资本的市场逻辑与文学创作的价值理性出现落差时,怎样把握二者间的平衡?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网络文学才能真正赢得文学的意义和读者的尊重。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网络文学因自身的局限而无法获得学界的认同

  B. 今日的网络文学在“质”上还无法与传统文学抗衡

  C. 网络文学要实现“质变”需要苦练“内功”

  D. 网络文学只注重“量”的积累,而忽视了“质”的提高

  参考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今天的网络文学在“量”上占据了文坛的大半壁江山,而在“质”上却与传统文学差距较大。接着说明网络文学要想成为人类文学史上的一个历史节点,必须注重“质”的提升,消除自身的一些局限。提高自己的文学性和思想深度。A、B、D三项都只是文段的部分内容,不是文段意在说明的主旨,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34诸如NBA、GDP这样字母词已成为汉语语言表达的一部分,偶然蹦出几个,不代表汉语表达已经被__________,只是我们在寻找一种更__________、准确的表达方式而已。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

  A. 侵蚀 简练

  B. 干扰 时髦

  C. 破坏 简洁

  D. 同化 通俗

  参考答案:A

  解析:“NBA”、“GDP”这样的字母词相比于“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国内生产总值”这样的表达方式更简单明了,第二空填“简练”或“简洁”更能表达字母词的这一特征,排除B,D。第一空中,“侵蚀”与“破坏”都有使变坏的意思,但“侵蚀”更侧重逐渐变坏的过程。句中说的是外来语言对汉语表达的影响,用“侵蚀”更贴切。本题答案为A。

  35在____的中国绘画史上,20世纪是波动最大、变化最多的一个时期。历史的转折,对于画家是____,更是机遇。这样的时代为变革创新的艺术铺垫了道路。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

  A. 历史悠久 危机

  B. 跌宕起伏 挑战

  C. 源远流长 困厄

  D. 异彩纷呈 逆境

  参考答案:C

  解析:由“20世纪是波动最大、变化最多的一个时期”可知,第一空强调的是中国绘画史的漫长.排除词义与此不符的B、D。A项的“危机”包含了危险和机遇两层含义,与后句的“机遇”语义重复,排除。故答案为C。

  36与营养餐相比,音体美教育的缺失似乎显得不那么迫在眉睫。这样的逻辑并不错。然而,换一个角度的话,或许能逼视出这种逻辑的不足:与物质匮乏相比,心灵缺乏滋养。难道不是一个至少同样重要的问题?我们有理由呼吁:各种慈善努力,无论官方或民间.务请聚焦贫困地区音体美的匮乏。从这段文字推出的错误结论是(  )

  A. 营养餐和音体美教育同为贫困地区学生所需要

  B. 贫困地区的音体美教育匮乏

  C. 作者认为营养餐比音体美教育更亟需

  D. 慈善事业对贫困地区的音体美教育关注不够

  参考答案:C

  解析:由“似乎显得”、“与物质匮乏相比,心灵缺乏滋养,难道不是一个至少同样重要的问题?”可知,作者认为音体美教育与营养餐同样重要,即他并不认为营养餐比音体美教育更厦需。C项结论错误。本题答案为C。

  37科学的理论绝不是教条,不该成为你思想的__________,相反它鼓励你冲破世俗的__________ ,再插上翅膀去自由飞翔,领略那从未见过的思想王国的风光。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A. 牢房 囚禁

  B. 禁地 樊笼

  C. 镣铐 束缚

  D. 桎梏 牢笼

  参考答案:D

  解析:“禁地”指禁止一般人进入的地方。句意为科学的理论不该成为你思想的束缚,“禁地”不合句意,排除B。第二空,对应“再插上翅膀去自由飞翔”可知,句子将你的思想比喻为受困的鸟儿,故填“牢笼”

  比“囚禁”、“束缚”更恰当。本题答案选D。

  38一般而言,史学家对史料有兴趣,文学家对铺张场景、________气氛有兴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爱好文学的人读不下去;太史公写的“鸿门宴”,史学家认为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

  A. 烘托 有失偏颇

  B. 制造 不忍卒读

  C. 描绘 堪为典范

  D. 渲染 不足奉法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解答。题干说,因为史学家与文学家感兴趣的对象不一样,所以,如同文学家读不下去《资治通鉴》这样的史料一样,史学家也不认同太史公写的“鸿门宴”。故第二空所填词语应该表示不认同的意思。“不忍卒读’’指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恸人。其与“堪为典范”均不符合语境,排除B、C。再看“有失偏颇”与“不足奉法”,前者强调不公正,后者强调没有可值得借鉴的,即不认可。由此可知,本题选D。

  39现在的学术发言环境比过去好多了,可知识分子中存在一种奇怪的犬儒主义.不敢把自己的思想讲出来,唯恐得罪什么人。之所以存在这种情况,有些是过去搞怕了,有些是胆小,但你在学术界,不把真正的问题讲出来,看别人的脸色行事,是做不成学问、搞不成研究的。对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做学问要敢于挑战权威

  B. 没有骨气的人成不了学术大家

  C. 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才能做好学问

  D. 学术环境是影响学术成就的重要因素

  参考答案:C

  解析:由末句“但你在学术界,不把真正的问题讲出来,看别人的脸色行事,是做不成学问、搞不成研究的”可知,要想做好学问,就要把问题讲出来,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C项正确。A项“敢于挑战权威,,在文段中并未体现;B项“没有骨气”在文中没有体现;D项无中生有,且文段论述的是“学术发言环境”而非“学术环境”,排除D项。因此本题选C。

  40目前国内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法规分散,既缺乏对个人信息的界定,也缺乏可操作的标准.执法主体缺位,执法力度不足。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难题,业内讨论认为主要有三方面(  )保护程度界定,难以区别正当或非法使用个人信息;信息泄露取证,难以确定个人信息是在哪个环节发生泄露;执法力度统一,难以确保多个监管主体执法的宽严尺度一致。因此.个人信息保护的关键在于(  )

  A. 保障信息充分流通的同时避免滥用个人信息

  B. 行业自律与政府部门监管相结合

  C. 要形成一定程度的执法威慑

  D. 要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保护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D

  解析:个人信息保护的关键,是要解决个人信息保护的三个难题,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能同时解决所有问题,且与首句的“法规分散”形成呼应。故本题答案为D。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版权声明:如果公务员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公务员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公务员考试网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70033号 
京ICP证060677 京ICP备05005269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公务员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报名
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务员报名查分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