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言语理解 |
第 4 页:判断推理 |
第 8 页:常识判断 |
第 9 页:资料分析 |
二、阅读理解。请开始答题:
11在未来的航空业中,飞行人员到底发挥什么作用,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没有准确的答案。但未来对飞机的需求会越来越多,飞行员将会在一个更敏感和有挑战性的环境中工作。总的来说,未来飞行中飞行员的作用越来越小,飞机设计越来越先进,飞行员只是一个管理者,并不是真正的操控者。人其实是最容易犯错的。人和电脑相比,电脑的准确性永远高于人。短期内飞行员是不可能被替代的,因为他是监控者、管理者。
对以上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未来航空业中,飞行人员的角色是操控者、管理者
B. 未来航空业对飞行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少
C. 未来飞行员的工作环境会更敏感、更有挑战性
D. 短期内飞行员能不能被替代还没有准确的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答案】C。解析:由原文“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没有准确的答案”、“飞行员只是一个管理者,并不是真正的操控者”、“短期内飞行员是不可能被替代的,因为他是监控者、管理者”可知,A、D两项说法错误,排除。文段只是说“未来飞行中飞行员的作用越来越小”,但不等于8项的“对飞行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少”,因此B项错误。C项与文段第一句内容相符,故本题选C。
12《新论语》的引起关注,一定程度上是与“动了经典”有关的。那么,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可不可以动呢?其实,世界上也没有哪条“金科玉律”写着“经典头上不准动土”——倘能把前人留下的东西,在弄懂弄通的基础上,赋予新的理解,进行建设性的阐发,让其在新的文化环境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也并非坏事。对于关注《论语》的读者来说,不妨先放下各种思想上的担子,秉着怀疑的精神,进到书里去读一读,看看哪儿精彩,哪儿不足,这恐怕要比仅仅站在书本之外摇头叹息来的强。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新论语》在新的文化环境中有其存在的价值
B. 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并非“金科玉律”。可以随意修改
C. 《新论语》引起社会关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其触动了经典
D. 某些关注《论语》的读者对《新论语》持不屑、否定态度
参考答案:B
解析:【答案】B。解析:由文段中“其实”后的内容可知,作者认为《新论语》在新的文化环境中也可发挥一定作用.即有其存在的价值,A项正确;由文段第一句话可知,C项正确;由最后一句可知,D项正确。根据文段中“倘能把前人留下的东西,在弄懂弄通的基础上,赋予新的理解,进行建设性的阐发……”可知,老祖宗留下来的东
西并不是可以随意修改的,B项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3婴幼儿早期接触绘本和益智玩具的确可以让他们变得更聪明,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小组跟踪并调查了64名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从出生到青春期的家庭环境和大脑发育状况。研究显示,幼儿在4岁时家中书本和益智玩具的数量越多。青春期时大脑中负责复杂外部世界感知的大脑皮层部分便越厚,预示着更聪明,但较薄的大脑皮层在处理信息时却更有效率。此外,尽管早教令婴儿更早认知世界,但在这段特别敏感的时期,他们也更容易受到遗弃、虐待和贫困带来的精神伤害。
文段意在说明的是:
A. 早教是一把双刃剑,应理性看待。
B. 科学的早教有助于婴幼儿的智力发展
C. 幼儿时期是决定人大脑发育状况的关键阶段
D. 过早认知世界会使婴幼儿面临更多风险’
参考答案:A
解析:【答案】A。解析:由“研究显示……青春期时大脑中负责复杂外部世界感知的大脑皮层部分便越厚.预示着更聪明,但较薄的大脑皮层在处理信息时却更有效率。此外,……在这段特别敏感的时期,也更容易受到…… 精神伤害”可知,文段说明的是早教有利有弊。A项与此相符.当选。
14某市出台限购令后,不少网友表示支持该市限购令出台,并希望该市房价在限购令的影响下能有所下降。从搜房网调查结果来看,限购令出台一个月后;近七成网友对该市限购令表示不满意.他们认为在这一个月期间的调控效果一般,没有预想中的那么给力。
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
A. 搜房网对菜市限购令出台后效果的调查
B. 网友对某市限购令的看法
C. 某市限购令出台后的效果
D. 某市出台限购令
参考答案:B
解析:【答案】B。解析:文段指出某市出台限购令,刚开始时不少网友都表示支持,抱有期望,但出台一个月后.近七成网友表示不满意,认为限购令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效果。故整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网友对限购令的看法,即答案选B ,A、D两项只是文段的部分内容,概括不全面。C项没有抓住文段的主体,文段主要说的是网友的看法,而非限购令的效果。
15汉字自诞生之日起就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和信息符号。更是传承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诚如鲁迅先生所言,“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 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而配置再高的电脑、打印机也无法改变“打印体”的千人一面。据悉,韩国已准备把中国书法改成韩国“书艺”向联合国申请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然而,我们的“手写体”却几乎要绝迹了。在“握着鼠标忘了笔杆”的时代,加强书法教育既是对汉字书写技能的培育.更是对古老母语文化的珍视与敬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电脑的普及使我国书法艺术面临传承危机
B. 应加强书法教育,以挽救我们的母语文化
C. 中国书法具有独特魅力.是任何“打印体”都不可取代的
D. 我国的书法申遗受到了韩国“书艺”的威胁
参考答案:B
解析:【答案】B。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汉字是传承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并引用鲁迅先生的话指出中国书法的魅力所在及其不可替代性,然后通过韩国的做法引出我们的“手写体”面临的现状,最后得出结论_____加强书法教育既是对汉字书写技能的培育,更是对古老母语文化的珍视与敬畏。选项中提到“加强书法教育”的只有B项。故本题答案为B。
16中国中古政治制度有秦汉与隋唐两大典型,其组织与运用截然不同,然秦汉型如何一变为隋唐型.则由魏晋南北朝三百数十年间政治社会情势之积渐演变有以致之,非出某一人物之特意革创者。故魏晋南北朝时代之制度,其本身虽不成一典型,然欲观秦汉制度如何没落,隋唐制度如何新生,则必当于此一纷乱时代求之。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研究魏晋南北朝历史的意义重大
B. 中国中古政治制度发展脉络较为模糊
C. 魏晋南北朝是秦汉与隋唐的过渡时期
D. 政治制度的沿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参考答案:A
解析:【答案】A。解析:阅读文段可知,魏晋南北朝作为秦汉、隋唐两大典型的中古政治制度的过渡阶段,这段历史对于研究秦汉制度没落、隋唐制度新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文段意在强调的是研究魏晋南北朝历史的重要意义,故答案为A。
17来自不同的语言群体和文化的人需要彼此交流,就必须寻找交流工具。在一个层面上, 他们可以依赖受过特殊训练的专业人员,这些人可以熟练使用两种以上的语言来作El译和笔译。但这是不方便的,花费的时间和代价是昂贵的。因此,在整个历史上,不断出现通用语言,在古代世界和中世纪世界是拉丁语,在西方几个世纪中是法语,在非洲的许多地区是斯瓦希里语,20世纪后半叶,在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是英语。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翻译作为交流工具的局限性显而易见
B. 通用语言是处理语言差异的有效手段
C. 交流工具会因时代和层次需求而变化
D. 人类为寻找通用语言进行过长期探索
参考答案:B
解析:【答案】B。解析:文段先指出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不便,后由‘t因此·,引出文段的论述中心——通用语言,与此相关的只有B,D两项。文段未论述人类为寻找通用语言进行过长期探索,D项无中生有,排除。故 本题答案为B。
18在美国.自2008年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从未超过5%,而高中辍学者的失业率在2009年和2010年的高峰期却增至l5%以上。在所有经合组织成员中,这一趋势已经很明显:新增的工作越来越需要拥有高学历和高技能的工人。因此,很多工人正在被抛弃。麦肯锡全球研究所预计,到2020年,美国对大学学历工人的需求缺口将达到150万人——而未完成高中学业的工人将出现近600万人的剩余。
这段文字所揭示的突出问题是:
A. 低学历工人的失业率呈上升趋势
B. 永久性失业的人群将持续增长
C. 高学历工人与低学历工人的就业前景差别越来越大
D. 高学历工人的需求缺口将持续增长
参考答案:C
解析:【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说明了美国大学毕业生和高中辍学者两者失业率的巨大差距,然后又指出经合组织中呈现出对高学历和高技能工人需求增加的趋势,最后以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预测结尾——美国对大学学历工人的需求缺口将达到150 7/)k,而未完成高中学业的工人将剩余600万人。故文段说明的是高学历工人与低学历工人的就业前景差别会越来越大。故本题答案为C。
19作为中国长安画派的创新人物,周一波的画作不仅汲取了西方当代绘画的艺术精髓,形成了独特的“水墨杂文”艺术风格,更重要的是始终保持着对脚下大地的热切关注,对民间疾苦的高度关切。而无论是“乡土幽默”的专业评价,还是“民生情怀”的观众留言,画展收获的赞誉,也再次印证了那句大白话: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民族的才是大众的
B.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C. 艺术的生命力源自创新
D.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参考答案:B
解析:【答案】B。解析:由“更重要的是”可知,周一波画作的成功除了其艺术风格上的创新外,更重要的在于其贴近民众、关注民生的创作态度。A项的“民族”、C项的“创新”均不能与文段的关键信息相呼应,排除。文段主要强调艺术源于生活的一面,对其“高于生活”的一面未曾涉及,排除D。本题答案为B。
20纵然有一百个理由为职业“光环”褪色而辩解,更有一万个理由要求这个职业不能踩踏 底线。弃守底线,不管是搬出为了生存的经济理由,还是将良知的缺失归咎为体制的束缚,将一切推责给外在的环境,都是对职业伦理的戕害。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体制的束缚是职业伦理受损的主因
B. 职业伦理受损一般源自职业“光环”的褪色
C. 任何时候都不能突破职业道德底线
D. 弃守底线者总会替自己找借口
参考答案:C
解析:【答案】C。解析:文段首句强调“更有一万个理由要求这个职业不能踩踏底线”,接着又说“弃守底线,不管是……还是……,将一切推责给外在的环境,都是对职业伦理的戕害“。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的是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找任何借口和理由去践踏职业道德底线,故C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