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数字推理 |
第 2 页:数学运算 |
第 4 页:段落阅读 |
第 6 页:文章阅读 |
第 8 页:事件排序 |
第 9 页:图形推理 |
第 10 页:演绎推理 |
第 11 页:资料分析 |
二、文章阅读:共l5题。给出三篇小文章.每篇文章后都提出几个问题。每个问题后面都给出了四个选项.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回答问题。注意:供选择的答案有时可能是对文章某部分或整个内容的一个复述.有时则满足了问题中其他方面的要求。你的选择应与所提的问题最相符合。
46根据下面内容,回答46-50题:
一般来说,癌细胞进行转移会分为几个阶段:一是侵犯,此时癌上皮细胞会松开癌细胞之间的连接,使之“重获自由”而能移动到其他地方;二是“内渗”,此时癌细胞穿过血管或淋巴管的内皮进入循环系统;三是“外渗”,此时经过循环系统之旅洗礼的幸存者会穿过微血管的内皮细胞到达其他组织;最后就是这些癌细胞的新大陆移民,在其他组织当中繁衍形成转移的恶性肿瘤。
此前这方面的研究都是将癌细胞注射入循环系统中,如此便缺少了与侵犯和内渗作用相关的基因研究。最近,美国一家研究所发表了与癌症转移早期相关的研究结果。
首先他们使用目前技术领先的微阵列技术对会转移的老鼠乳癌细胞的基因表现进行分析,从中找到了一个重要的转录因子Twist。这个转录因子在胚胎发育的某些过程中,肩负着引发细胞移动以及组织重组的任务,而类似的细胞移动以及组织重塑情形在肿瘤转移的时候也会发生。
他们发现,Twist会使由钙黏附素E所调控的细胞黏附作用失效,产生上皮细胞的上皮一间质转化;被阻断了Twist表现的癌细胞的转移程度会降低,在循环系统中的癌细胞数目也有减少的现象。另外,人类乳癌之一的侵犯性小叶癌当中也观察到Twist抑制了钙黏附素E的表现。
研究人员推测,癌细胞之所以能够进行转移,可能是由于唤醒了身体中沉睡已久的、负责胚胎早期形态发育的基因,导致相关程序的启动,从而获得可怕的转移能力。
未来在临床上也许能开发药物以抑制Twist这类基因的表现,避免肿瘤转移;或者可以藉由筛检这些基因,及早发现肿瘤的未来走向,并给予适当的治疗。
研究人员主要研究的是( )。
A. 癌症转移的侵犯内渗阶段
B. 癌症转移的繁衍阶段
C. 癌症转移的外渗循环阶段
D. 癌症转移的形成阶段
参考答案:A
解析:题目主要考查考生阅读文段之后的概括能力。此篇文章主要讨论关于癌症转移机制的问题,即发现了Twist基因,阐述了其转移的生物学原理。从文中第二自然段不难发现答案所在,“缺少了与侵犯和内渗作用相关的基因研究。最近,美国一家研究所发表了与癌症转移早期相关的研究结果”。第一自然段就将癌症分为三个阶段:侵犯、内渗和外渗。很明显,早期指的就是前两个阶段,即侵犯和内渗。因此正确答案是A项。
47关于Twist,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
A. 引发细胞移动及组织重组
B. 抑制某种细胞黏附作用
C. 降低癌细胞的转移能力
D. 引起上皮细胞的上皮一间质转化
参考答案:C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考生对于文中关键词Twist内涵的掌握能力,考生要善于回到原文中进行对应寻找,以确定答案所在。根据文中第三自然段“肩负着引发细胞移动以及组织重组的任务”一句可知A项表述符合文意,因此排除;根据文中第四自然段“Twist会使由钙黏附素E所调控的细胞黏附作用失效,产生上皮细胞的上皮一间质转化”一句可知B项、D项表述也符合文意,因此也应排除;C项表述有误,恰好把文意表达反了,Twist的作用是提高癌细胞的转移能力,而并非降低,因此C项不符合文意。
48所谓“经过循环系统之旅洗礼的幸存者”,指的是( )。
A. 完成了“内渗”的残存癌细胞
B. 抑制了癌细胞“内渗”的淋巴组织
C. 阻挡了癌细胞“外渗”的血管组织
D. 完成了“外渗”的多余癌细胞
参考答案:A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考生对于文中特殊词句含义的理解能力。文中第一自然段就提到了通过内渗之后的癌细胞会继续外渗,也就是完成了“内渗”的残存癌细胞的意思。B项表述有误,并非是一种淋巴组织;C项表述有误,并非是血管组织;D项表述有误,并非完成“外渗”,而是完成“内渗”之后的癌细胞参与“外渗”的过程。
49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是( )。
A. 与胚胎发育相关的转录因子引起癌转移
B. 科研人员找到了可以阻止癌症转移的基因
C. Twist在胚胎发育和癌细胞转移中表现相似
D. 筛检人体基因可以及早发现癌症
参考答案:D
解析:一道典型的细节判断题,需要考生仔细辨别文中的表述进行对照。根据文中第五自然段中“可能是由于唤醒了身体中沉睡已久的、负责胚胎早期形态发育的基因”一句,可知这一推断仅仅是“一种可能性”,并非确定性结论,因此A项表述过于肯定和绝对,不符合文意;B项也是同样的错误,由文中最后一段“也许能开发药物以抑制Twist这类基因的表现”一句可知B项表述过于绝对,并非已经找到的意思,也不符合文意;C项表述有误,文中并没有相对应的语句,因此属于无中生有;D项表述正确,通过文中最后一段“或者可以藉由筛检这些基因,及早发现肿瘤的未来走向”一句得出。
50文章内容可以概括为( )。
A. 科研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
B. 如何阻断癌症转移的路径
C. 癌症转移可以在早期就被发现
D. 发现与癌症转移相关的转录因子参考答案:D
解析:一道主旨概括题。很明显,文中一直围绕与癌症转移相关的转录因子Twist进行论述,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D项。A项表述过于泛化而没有针对性;B项表述在文中并无具体论述,没有讨论如何阻断癌症转移的途径;C项表述也不妥,并非重点讨论癌症是否能够在早期被发现的问题。51根据下面内容,回答51-55题:
氢是一种清洁的新能源。尽管对氢气等利用能源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如何制造出廉价的氢仍是当前的一项关键性课题。
从水中产生氢的一种途径是简单地把水加热,直到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但是这两种气体必须立即分开,否则它们就会又合成为水。分离它们的一种方法是用一个有渗透性的薄膜①,这种薄膜能被极弱小的氢原子穿过,同时又把相对大些的氧原子拦住。
作为研究制造廉价氢气的一部分,以色列雷霍沃特市的维茨曼科学院研制出了一种满足上述要求的、耐高温的陶瓷薄膜②。已有的能渗透氢原子同时又不使氧原子越过的薄膜是由氧化镁和氧化锆等材料组成的陶瓷薄膜③。由于它只能在l750℃左右的温度下使用,所以尚不能真正地用于氢气生产。
用于氢气生产的薄膜必须能耐更高的温度。原因是温度越高,转变的效率越高。例如,温度到达2200℃时,就会有l/3的水能够有效地转变为氢和氧。
该院这个项目的主要研制者科干用特别处理过的氧化锆和氧化铈粉末配料,制成了能在2000"C高温下工作的薄膜④。他认为,还能进一步开发出能在2200℃左右温度下工作的材料。
新的薄膜能经得住高温的部分原因是材料的选配,另外,生产陶瓷的粉末经过特殊的处理也是一部分原因。粉末的每一颗微粒都很光滑,有粗糙棱角的极少。这就【】着一旦形成薄膜,它们中间就极少有棱角接触,因此就极少有熔融和烧结的机会。一些专家认为,科干的这项发明对于用加热方法生产氢气是一个关键性的进展。
对文中①②③④处“薄膜”的意义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①处含义最广,可包含②③④
B. ②处与③处“薄膜”的内涵完全相同
C. ③处与④处“薄膜”的内涵不相同
D. ②处与④处“薄膜”的内涵完全相同
参考答案:B
解析:②处“薄膜”是耐高温的,③处“薄膜”是已有的,不耐高温的,B项错误。
52对第二自然段从水中提取氢的工艺,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要把水加热至氢氧分离
B. 要用渗透性薄膜将氢氧分开
C. 水加热的方式要简单
D. 两种气体的分离要及时
参考答案:C
解析:回到原文中,由“直到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予”知A项正确;由“分离它们的一种方法是用一个有渗透性的薄膜”知B项正确;由“这两种气体必须立即分开”知D项正确;“简单地把水加热”并不能推出“水加热的方式要简单”,C项解释有误,故本题选C。
53与进一步开发能在2200℃状态下工作的薄膜无关的一项是( )。
A. 制作薄膜的材料要进一步选择
B. 制作材料间的配比要进一步研究
C. 制作薄膜的粉末要经过光滑处理
D. 制作薄膜的粉末要经过特殊处理
参考答案:C
解析:定位到文中的最后一段可知,新的薄膜能经得住高温的原因是:材料的选配和经过特殊的处理,并没有光滑处理的问题,故本题选C。
54下列判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尽管对利用氢这种能源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可如何制造出氢,仍是当前的一项关键性课题
B. 用氧化镁和氧化锆等材料组成的薄膜,由于只能在1750℃左右的温度下使用,所以还不能用来提取氧
C. 用于氢气生产的薄膜必须耐高温,这是因为温度越高,氢原子转变为氢气的速度就越快
D. 以色列某科学院研制出了一种既能被极弱小的氢原子穿过,同时又能把相对大些的氧原子拦住的、耐高温的陶瓷薄膜
参考答案:D
解析:“如何制造出廉价的氢是当前的一项关键性课题”,A项中缺少“廉价”二字;“温度越高,转变的效率越高”,可能是反应的速度加快,也可能是纯度更高,不能等同于“速度就越快”,排除C项;以色列科学院已经制成了能在2000℃高温下工作的薄膜,故B项错误,D项正确。本题选D。
55文中【】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
A. 代表
B. 意味
C. 象征
D. 预示参考答案:B
解析:括号后一句是对括号前的进一步解释说明,《现代汉语词典》中有“意味着”一词的解释,是“含有某种意义”的意思,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