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常识判断 |
第 3 页:言语理解与表达 |
第 7 页:数量关系 |
第 9 页:判断推理 |
第 13 页:资料分析 |
51将以下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①在这里,人们已经从浮躁的、高速的城市发展中沉淀下来,希望获得内在的平衡
②二十多年以来,从外表上看,那里的变化并不是非常巨大
③整个城市显得平和恬静
④每年,我仍旧有机会飞往硅谷,参加各种年会
⑤包括节能减排的新举措
⑥但是生活在那里的人正在源源不断地为它注入各种生机
A.④②⑥⑤①③
B.②④⑤⑥①③
C.②④④③⑤⑥
D.④①③②⑥⑤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题中②有代词“那里”,若放首句则指代不明,由此排除B、C。②中的“那里”表远指,①中的“这里”表近指。由“飞往硅谷”可知,我不在硅谷,硅谷对于我而言是远指。故④后接②更贴切。故选A。
52在国外游历,我们常常为见到“唐人街”、“中华街”而不胜惊喜,可现在你在国内的大都市走一走,原有的带着中国文化味道的店名越来越少,代而替之的是不伦不类的洋店名,洗头坊、理发店、照相馆再冠以“泰式”或“日式”自不必说,就连酒店饭馆的包问,也标的是“巴黎”、“伦敦”、“维也纳”、“夏威夷”或“香榭丽舍”……
根据这段话,可以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国文化远播海外
B.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内越来越淡化
C.中国文化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与国际接轨
D.中国人要珍惜自己的文化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这段话的主旨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内越来越淡化,因此8项是正确的,而这段话隐含的意思是中国人要珍视自己的文化,因而D项也是正确的;由在国外旅游经常见“唐人街”、“中华街”可以推知A项是正确的;而只有c项与原文表达的意思不符。故选C。
53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它是企业一切理念、制度和技术的价值基础。企业在重视财务、营销、技术的同时,更应重视员工。员工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的根本,只有建立起以“重视员工”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企业才能凝聚员工、创造个性,为自身的发展提供目标、方向和动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B.建立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C.企业文化应以重视员工为中心
D.企业如何形成和加强自身的凝聚力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从文段的描述方式来看,开篇即点出“更应重视员工”,之后便展开对员工地位和作用的阐释。因此,“重视员工”应是本段文字的核心。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凸显了这一点,其他三项均不够具体和准确。故选C。
54“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换句话说就是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过渡。发达国家也有农村,农村也有人口,他们也种地,但是这些人已经不是农民了,而是农场主,他们有的可能是夫妻俩种几百亩的土地,依靠机械化、电子化来工作,与“农民”不是一回事。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社会消灭农民
B.农民的命运很悲惨
C.农场主不是农民,不住在农村
D.农民不依靠机械化、电子化来工作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农场主与“农民”不是一回事,已经不是农民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现代化进程中,农民作为一个阶级,它的历史使命就是被消灭,代之以更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B项中的内容在文中没有提到,农场主住在农村;C项错误;D项绝对化,文意不能支持。故选A。
55近年来,不少国家纷纷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目的是寻求同一答案。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创造的财富的过程中,会不时受到大自然的种种惩罚?因为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的退化中,已经进步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这段话中“秘密”一词具体指的是( )。
A.人类为什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B.人类获得和创造了财富还会受到惩罚的原因
C.人类应怎样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获得发展
D.人类怎样搞经济建设才能与环境相适应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人类……逐步意识到自身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是回答“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创造的财富过程中,会不时受到大自然种种惩罚”这个问题的,这个“秘密”涉及两个方面,即人在获得和创造财富的同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只有C项符合要求。A项只提到人类受到的惩罚;B项只提到“生态系统”;D项说的是“适应环境”,而不是和谐共处,不准确。故选C。
56在当今市场经济逐步成熟、文化教育普及程度大为提高、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大众化的时代,人们的业余文化需求显著增长,久远的尘封旧事引起了人们日益浓厚的兴趣。这使通俗历史在当下有了“升温”的沃土,其“历史的惯性”开始充分显现出来。客观地说,对于广大民众而言,在古奥难懂的传统史著和“学术模式”的现代史书皆难“卒读”的情况下,通俗化的历史几乎成为他们“探寻过去”的唯一选择。
根据文意,对“通俗历史热”出现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市场经济和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促使人们对业余文化的需求显著增长
B.人们对久远的尘封旧事兴趣日益浓厚,对历史的“求解”欲望趋于强烈
C.业余文化生活的丰富,使人们依循“历史的惯性”产生了对通俗历史的兴趣
D.古奥难懂的传统史著和“学术模式”的现代史书,让广大民众难以“卒读”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根据文意,“历史的惯性”指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人们的业余文化需求显著增加,使得“通俗历史”的需求随之增长。C项表述有误。故选C。
57公开公平公正应体现为制度安排,但领导干部是否出以公心,仍是关键所在。任何人看问题都有局限性,一人所见以为是,未必即是;一人所见以为非,未必真非,故当求公是公非。有公心,就应拒绝制度之外的“例外”。至少,这个“例外”应被多数人所认可,并有据可依。有公心,就不怕把所有应披露的信息高度透明地呈现给大家,绝不藏着掖着。对所有询问,给出合乎实际、合情合理的解释。有公心,就应该不折不扣地依规章、依程序办事,不以个人好恶改变规则,增减程序。是否出以公心,检验的标准不是表态,而是对规章制度的敬畏和坚守。
阅读上面文字,选出不属于“有公心”的一项。( )
A.有公心,就应拒绝制度之外的“例外”
B.有公心,就不会以个人好恶改变规则
C.有公心,就会坚持对规章制度的敬畏和坚守
D.有公心,就不怕把信息高度透明地呈现给大家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题中A、B、C三项符合文中的内容,正确。D项,文中说的是“不怕把所有应披露的信息高度透明地呈现给大家”,D项扩大了范围,故错误。故选D。
58专业人士之间进行经济学交流要使用教学模型、编制模型,这种方法有利于研究的深人并推动理论的发展。但在专业人士中,也并不都用这些工具和模型。如获得诺贝尔奖的哈耶克、缪尔达尔、刘易斯、舒尔茨、科恩等人都不用模型。经济学的精华是思想而不是工具。
作者写这段话旨在说明( )。
A.经济学的道理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述
B.专业人士之间进行经济学交流使用教学模型
C.经济学的精华是思想而不是工具
D.也有专业人士不使用理论模型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这段话的第一句是一个铺垫,第二句由一个“但”字表示转折,表明经济学交流所使用的表达方式还有多种,而第三句是对第二句话的进一步论证。因此这段话的主题句就是第二句话,与之相吻合的只有A项;而B、D两项分别是对A项的两个方面的描述,故单独作为一项都不够全面,因此应排除;而C项表达的不是这段话的主题——经济学工具,因此也应该排除。故选A。
59从蜻蜓低飞预测天气,到蟾蜍搬家预测地震,中国古代民间积累了不少的经验。这些经验经过一代代人口口相传,时至今日,在民间,也包括今天的网络上来看,依旧有不低的信任度。而现代地震研究,强调的则是数据和概念。在古代对于某一地区的准确预报,放在今天信息汇集和横向对比、统计来看,则不再有普遍适用的意义。
对于中国古代民间积累的地震预报的经验,作者认为它( )。
A.是在老百姓中传承多年的民问智慧的结晶,具有相当的可信度
B.与重视数据和概率的现代地震研究背道而驰,不可信
C.具有偶然性,不能作为地震预报的依据
D.可以在现代地震研究中得到有效利用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题于主要介绍了古代地震预报经验和现代地震研究的区别。现代地震研究,强调的是数据和概念。和现在地震研究相比,古代预测地震的经验不具有普遍性,不能作为地震预报的依据。C项符合题意。故选C。
60苏轼认为,贾谊才学虽高,但不能审时度势,以致郁郁而死,未尽其才。他还说:“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从贾谊的际遇看,苏轼说的是实情;但是,导致贾谊悲剧的原因主要是当朝统治者的错误。
下列陈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
A.苏轼认为,识不足是阻遏贾谊才智发挥的重要原因
B.苏轼没有着眼社会环境来分析造成贾谊悲剧的本源
C.苏轼经历坎坷,所以与未尽其才的贾谊同病柑冷
D.苏轼肯定了贾谊的才学,指出了他性格上的弱点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中苏轼认为贾谊“识不足”才造成他的悲剧,说明苏轼认为自己不会犯那样的错误,所以C项说苏轼与贾谊同病相怜是与题意不符的。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