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试吧论坛 Exam8视线 考试商城 网络课程 模拟考试 考友录 实用文档 求职招聘 论文下载 | ||
2011中考 | 2011高考 | 2012考研 | 考研培训 | 在职研 | 自学考试 | 成人高考 | 法律硕士 | MBA考试 MPA考试 | 中科院 |
||
四六级 | 职称英语 | 商务英语 | 公共英语 | 托福 | 雅思 | 专四专八 | 口译笔译 | 博思 | GRE GMAT 新概念英语 | 成人英语三级 | 申硕英语 | 攻硕英语 | 职称日语 | 日语学习 | 法语 | 德语 | 韩语 |
||
计算机等级考试 | 软件水平考试 | 职称计算机 | 微软认证 | 思科认证 | Oracle认证 | Linux认证 华为认证 | Java认证 |
||
公务员 | 报关员 | 银行从业资格 | 证券从业资格 | 期货从业资格 | 司法考试 | 法律顾问 | 导游资格 报检员 | 教师资格 | 社会工作者 | 外销员 | 国际商务师 | 跟单员 | 单证员 | 物流师 | 价格鉴证师 人力资源 | 管理咨询师考试 | 秘书资格 | 心理咨询师考试 | 出版专业资格 | 广告师职业水平 驾驶员 | 网络编辑 |
||
卫生资格 | 执业医师 | 执业药师 | 执业护士 | ||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证) | 经济师 | 会计职称 | 注册会计师 | 审计师 | 注册税务师 注册资产评估师 | 高级会计师 | ACCA | 统计师 | 精算师 | 理财规划师 | 国际内审师 |
||
一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 | 造价工程师 | 造价员 | 咨询工程师 | 监理工程师 | 安全工程师 质量工程师 | 物业管理师 | 招标师 | 结构工程师 | 建筑师 | 房地产估价师 | 土地估价师 | 岩土师 设备监理师 | 房地产经纪人 | 投资项目管理师 | 土地登记代理人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环保工程师 城市规划师 | 公路监理师 | 公路造价师 | 安全评价师 | 电气工程师 | 注册测绘师 | 注册计量师 |
||
缤纷校园 | 实用文档 | 英语学习 | 作文大全 | 求职招聘 | 论文下载 | 访谈 | 游戏 |
数量关系历来在公务员考试中属于考生最怕面对的考题,由于对它没把握所以往往考生会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在“数量关系的复习上,但是虽然进行了大量的复习但最后到考试数量关系还是属于被放弃的行列。其实,要想在《行测》中拿高分,数量关系是必须攻克的难关。关于数量关系应对方法,我给出如下建议:
技巧一 :认清题型难度,克服惧怕心理。
数量关系到底有多难?很多同学认为这部分考题相当于大学水平,因为不少大学生甚至研究生都不一定能解答。其实,数量关系所涉及的知识一般不超过高中范围。它主要考查考生在短时间里和高压力下快速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对于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来说,解题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是完全具备的。只要通过一段时间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解题速度,完全可以攻克数量关系。所以,从心理上,对数量关系不应该有恐惧感。
技巧二:掌握基本题型,总结模块方法。
数量关系包含两个子模块,“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每部分的题目都包含多种类型。“数字推理”中,考生特别应该注意当中的“多级等差数列”和“运算递推数列”,“多级等差数列”是比较简单的类型,当然也是我们做题的“第一思维”,即这种题型我们要首先想到,同时也要坚决拿下。“数学运算”是整个“数量关系”部分变化最多的部分,也是让大家最头疼的部分。“数学运算”里面包括了十几个类型的题目。其中每种类型的题目,都有其独特的命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这要求复习时要有耐心,并把每种题型作为一个模块,记住相应的解法、公式以及技巧。争取做到看到题目就能马上判定其属于的类型和模块,以及对应的公式甚至结果。
技巧三:善用代入排除,巧用“猜题”技巧 。
《行测》考试中的题目都是客观题,所以要用解客观题的方法来应对它,这和解主观题的方法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对待数量关系,解客观题的方法更加显得重要。如果没有把握在短时间内直接算出某道题的答案,可以运用代入法和排除法,只要检验这些选项是否符合要求即可,这无疑是节省时间提高做题准确率的好方法。当然,除了代入法和排除法,还有很多有效的“猜题”技巧。如果解下面一道题:
某城市共有四个区,甲区人口数是全城的4/13,乙区的人口数是甲区的5/6,丙区人口数是前两区人口数的4/11,丁区比丙区多4000人,全城共有人口多少万? (A.18.6万 B.15.6万 C.21.8万 D.22.3万)。
这种题目不需要直接计算,可以用“数字特征法”快速得出答案。看到“甲区人口数是全城的4/13”这句话,可以知道全程总人数应该是13的倍数,四个选项中只有B符合要求。
技巧四:熟练求解方程,巧妙提高速度。
做数量关系最忌讳的就是花太长时间去想做题的技巧。就算一道题有技巧,但你是想了3分钟后才发现,那这种技巧就没有价值了。所以,很多题目如果不能立刻想到对应技巧,就可以用最传统的解方程的方法了。尤其是有些题目,解方程往往是最简单的方法,比如牛吃草问题。当然,同样是解方程,不同人的速度相差却很大。解方程也有一定的技巧。第一点就是“列而不解”,即虽然方程组中有多个变量,却不一定要把每个变量都解出来;第二点就是“保留所求项”,即方程组多个变量中,可以用各种方法消掉很多个变量,最后只留下题目中需要求的变量。这样计算量就变小了,速度也就提高了。
【例】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2009年国考行测真题)。
某港口2007年生产统计表
131.2007年该港口货物吞吐量最高的季度是( )。
A。第一季度 B。第二季度
C。第三季度 D。第四季度
【答案】B
【解析】第一季度为2584.3万吨,第二季度为5414.9-2584.3=2830.6万吨,第三季度为8166.7-5414.9=2751.8万吨,第四季度为10859.1-8166.7=2692.4万吨。则第二季度的港口货物吞吐量最高。故选B。
【快速解题技巧】观察表格第二列每个月的数据可以采用“截位法”,取各月数据的前两位相加,粗略估算可得第二季度的港口货物吞吐量较大。故选B。
132.2006年4月到2007年12月间,港口货物吞吐量高于900万吨的月份有多少个?( )
A. 12 B.13 C.10 D. 11
【答案】A
【解析】从表中“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本月数”列中的数据可以看出2007年有9个月份货物吞吐量超过900万吨,再将“上年同期”列中的上下相邻两个数相减即得到2006年相应月份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可以算出有3个月份超过900万吨。则共有12个月份超过900万吨,故选A。
【快速解题技巧】转换思维的方法,在“去年同期”所给数据上直接加上900,再与下月数据相比,比各数据相减更快捷。
通过上面的试题可以看到,从数学思维的角度,同类运算中加法比减法更经济,乘法比除法更省事;不同类运算中,做3次加法可能比做1次乘法还要快。
133.2007年4~12月间该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率最高的月份是( )。
A.8月 B.5月 C.6月 D.7月
【答案】B
【解析】2006年5-8月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27.1-21.8=5.3;33.0—27.1=5.9;39.1-33.0=6.1;45.5-39.1=6.4;2007年5-8月份集装箱吞吐量为8.4、8.9、8.8、9.8,则5月的增长率为(8.4-5.3)÷5.3≈58.5%,6月的增长率为(8.9-5.9)÷5.9≈50.8%,7月的增长率为(8.8-6.1)÷6.1≈31.1%,8月的增长率为(9.8-6.4)÷6.4≈53.1%,比较得五月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率最高,故选B。
【快速解题技巧】计算出各月的增长量分别为3.1、3.0、2.7、3.4,很容易判断5月份增长率最高。注意:不是4-12月都要计算,只需比较选项给出的四个月即可。
134.200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低于全年平均水平的月份有几个?( )
A.5 B.4 C.3 D.2
【答案】D
【解析】200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每月平均为10859.1÷12≈904.9万吨,2007年集装箱吞吐量每月平均为105.7÷12≈8.8万TEU,烈观察表格可知,货物吞吐量采集装箱吞吐量均低于平均水平的月份有1、2月。故选D。
【快速解题技巧】先判断出货物吞吐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月份,则只需比较这几个月份集装箱吞吐量与其平均值的大小,即可判定答案。
135.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
A. 2006年第一季度,月均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800万吨
B.2007年第一季度,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高于全年平均水平
C.2006年4~12月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低于6万TEU的月份有3个
D. 2007年第四季度的所有月份港口货物吞吐量均比上一年同期有所下降
【答案】D
【解析】2006年第一个季度港口货物吞吐量总量为2379.6万吨,月均少于800万吨,故A项错误; 2007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月均为8.8万TEU,第一季度的每月都低于平均水平,故B项错误;2006年4~12月集装箱吞吐量低于6万TEU的月份只有5月和6月,故C项错误。2006年第四季度10月份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大于900万吨,11月份约为1000万吨,12月份大于950万吨,因此D正确。
【快速解题技巧】C选项可借助第132题的计算方法快速判断。另,综合判断题在确定正确答案后,不必考虑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资料分析题重在考查快速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公务员考试的备考阶段,广大考生应注意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快速解题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解题速度。
相关推荐:2010年国考冲刺《行测》考点突破与专项练习汇总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山东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