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试吧论坛 Exam8视线 考试商城 网络课程 模拟考试 考友录 实用文档 求职招聘 论文下载
2011中考 | 2011高考 | 2012考研 | 考研培训 | 在职研 | 自学考试 | 成人高考 | 法律硕士 | MBA考试
MPA考试 | 中科院
四六级 | 职称英语 | 商务英语 | 公共英语 | 托福 | 雅思 | 专四专八 | 口译笔译 | 博思 | GRE GMAT
新概念英语 | 成人英语三级 | 申硕英语 | 攻硕英语 | 职称日语 | 日语学习 | 法语 | 德语 | 韩语
计算机等级考试 | 软件水平考试 | 职称计算机 | 微软认证 | 思科认证 | Oracle认证 | Linux认证
华为认证 | Java认证
公务员 | 报关员 | 银行从业资格 | 证券从业资格 | 期货从业资格 | 司法考试 | 法律顾问 | 导游资格
报检员 | 教师资格 | 社会工作者 | 外销员 | 国际商务师 | 跟单员 | 单证员 | 物流师 | 价格鉴证师
人力资源 | 管理咨询师考试 | 秘书资格 | 心理咨询师考试 | 出版专业资格 | 广告师职业水平
驾驶员 | 网络编辑
卫生资格 | 执业医师 | 执业药师 | 执业护士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证) | 经济师 | 会计职称 | 注册会计师 | 审计师 | 注册税务师
注册资产评估师 | 高级会计师 | ACCA | 统计师 | 精算师 | 理财规划师 | 国际内审师
一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 | 造价工程师 | 造价员 | 咨询工程师 | 监理工程师 | 安全工程师
质量工程师 | 物业管理师 | 招标师 | 结构工程师 | 建筑师 | 房地产估价师 | 土地估价师 | 岩土师
设备监理师 | 房地产经纪人 | 投资项目管理师 | 土地登记代理人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环保工程师
城市规划师 | 公路监理师 | 公路造价师 | 安全评价师 | 电气工程师 | 注册测绘师 | 注册计量师
缤纷校园 | 实用文档 | 英语学习 | 作文大全 | 求职招聘 | 论文下载 | 访谈 | 游戏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Exam8.com) > 资格类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行政能力 > 数量关系 > 正文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数列试错"实例详解

来源:华图 2010-8-5 9:14:32 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模拟考场
本文总结了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数量关系的“试误说”——数列试错。

  试误说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著名学习理论。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的李委明老师在多年的公务员考试辅导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数量关系的“试误说”——数列试错。在本文中李老师将通过实例来讲解“说列试错”的运用。

  在讲述“数列试错”的概念之前,我们先看看以下三个例子:

  【例1】1,2,(),67,131。

  A.6 B.10 C.18 D.24

  【例2】1,2,(),22,86。

  A.6 B.10 C.18 D.24

  【例3】1,2,(),37,101。

  A.6 B.10 C.18 D.24

  【分析】以上三道题目的题干当中都含有五个数字,并且未知项都在正中间。因此,如果数列当中相邻数字两两作差,得到的次生数列(这个概念后面章节马上会讲到)当中的四个数中,中间两个是不知道的,需要我们“先猜后验”从而得到最终答案。巧合的是,以上三题两两作差得到同样的次生数列:

  1,(),(),64

  【例1解析】如果猜测该次生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则应为形式:1,22,43,64,从而得到例1的答案,选择D:(提示:原数列两两之间做差)

  【例2解析】如果猜测该次生数列是一个等比数列,则应为形式:1,4,16,64,从而得到例2的答案,选择A:(提示:原数列两两之间做差)

  【例3解析】如果猜测该次生数列是一个立方数列,则应为形式:1,8,27,64,从而得到例3的答案,选择B:(提示:原数列两两之间做差)

  【总结】例1~例3都是通过“相邻两项两两做差”得到同样的“次生数列”从而得到答案的,然而对这个“次生数列”的三种不同“猜测”分别对应以上三个不同的例题,其对应性需要我们进行“验算”来确定。因此,这三个例题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在考场上,我们需要进行很多大胆的“尝试”,但并非每一次尝试都会成功,有时候我们需要通过“数列试错”来剔除错误答案,并最终得到正确答案。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三个类似的例子:

  【例4】15,20,33,62,123,()。

  A.194 B.214 C.248 D.278

  【例5】 -1,6,25,62,123,()。

  A.194 B.214 C.248 D.278

  【例6】3,2,27,62,123,()。

  A.194 B.214 C.248 D.278

  【分析】以上三道题目的题干当中都含有六个数字,其中未知项是最后一项。这三道题都可以看作是“幂次修正数列”,其突破口就在最后两个已知数字上,即:62与123。在看以下解析之前,大家可以试着自己从这两个数字入手,通过寻找与之相邻的幂次数(相邻发散),找到各题的答案。

  【例4解析】如果猜测“123=128-5=27-5”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例4的答案为C:

  原数列: 15 20 33 62 123 (248)

  基准数列:8 16 32 64 128 256(2的幂次数列)

  修正数列:7 4 1 -2 -5 -8(等差数列)

  【例5解析】如果猜测“123=125-2=5^3-2”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例5的答案为B:

  原数列: -1 6 25 62 123(214)

  基准数列:1 8 27 64 125 216(立方数列)

  修正数列:-2 -2 -2 -2 -2 -2(常数数列)

  【例6解析】如果猜测“123=121+2=11^2+2”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例6的答案为A:

  原数列: 3 2 27 62 123 (194)

  基准数列:1 4 25 64 121 196(平方数列)

  平方底数:-1 2 5 8 11 14(等差数列)

  修正数列:2 -2 2 -2 2 -2(周期数列)

  【总结】例4~例6都是通过相同的片断“62和123”入手,寻找与之相邻的特征幂次数,从而得到最终结果。虽然通过62我们只想到了64,但通过123我们却可以联想到三个不同的特征幂次数(前文“单数字发散”部分讲过126的发散,123与之类似),从而得到三道不同题目分别对应的答案,再一次证明“数列试错”的实战重要性。

  【补充】例4的“基准数列”其实也是一个“等比数列”;例5本身就是一个“三级等差数列”;例6的“基准数列”其实也是一个“二级等差数列”。大家不妨试试。

文章搜索
在线名师 1 2 3 4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申论教研室主任,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长期从事公务员...详细
公务员考试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公务员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公务员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