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懂题意,辨清条件
假言命题的出题趋势是题干越来越长,描述越来越绕,因此想读懂题目,必须分清谁是充分条件,谁是必要条件。例如:A>5与A>10之间,A>10就一定有A>5,因此,A>10就是A>5的充分条件。当然,A若满足不了>5就一定不会有A>10,因此,A>5是A>10的必要条件。充分与必要是成对出现的,我们在数学中曾经学习过,其实在逻辑推理中原理也是一样。“谁”一定能推出“谁”,前者的“谁”就是充分条件,后者的“谁”就是必要条件。
在考试中,为了增加难度,命题人往往会玩文字游戏,给出一些复杂的表述,要我们辨清条件后才能进一步解题。根据近几年考试情况来看,主要分为两种:
(1)前推出后:如果......那么,只要......就,若......则
(2)后推出前:只有......才,除非......否则不
二、钻研真题,把握考情
在早期的考试中,假言命题侧重考查的是矛盾、逆否命题,随着考试难度系数的不断增大,现在更多考查的是连锁推理、综合推理等复杂题型,其中以连锁推理更为重要,更具代表性。在近三年考试中反复多次出现。
何谓连锁推理?就像数学中A>B,B>C,我们可以据此得出结论为A>C。
【例题】
食品安全的实现,必须有政府的有效管理。只有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才能确保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但是,如果没有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是不可能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由此可以推出:
A.要想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必须有政府的有效管理
B.没有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可能实现食品安全
C.有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就能实现食品安全
D.一个不能进行有效管理的政府,即是没有建立起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的政府
【解析】本题通过“必须”,“如果没有......不可能......”描述表明后者为必要条件,是前推出后型,注意这里继续考查到逆否知识点,而“只有......才”是后推出前型,整理后推offcn理形式为:食品安全的实现→政府的有效管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因此,答案为B。
【例题】
在城镇化过程当中,当城镇化率超过50%以后,城镇化减速的现象将逐渐出现。阻止城镇化减速的一个必备的战略思路是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加快这一进程的一个必要举措是建设农民工offcn信息系统和信用体系。由此可以推出( )。
A.如果没能阻止城镇化减速,也就没有加快农民工市民化
B.如果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就可以阻止城镇化减速
C.如果不建设农民工信息系统和信用体系,就不能阻止城镇化减速
D.如果建设农民工信息系统和信用体系,就可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解析】本题通过“必备......进程”,“必要举措”描述表明后者为必要条件,是前推出后的类型。因此,最终的推理形式为:阻止城镇化减速→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建设农民工信息系统和信用体系,锁定答案为C。
此外,连锁推理结合逆否命题考查也是一大趋势,因此考生要注意培养综合推理的能力。例如上题中答案C的推理形式为不建设农民工信息系统和信用体系→不能阻止城镇化减速,根据逆否命题与原offcn命题同真假的规律可进行逆否得到:阻止城镇化减速→建设农民工信息系统和信用体系,与题干推理形式一致。
三、识别干扰,快速排除
对于连锁推理,我们除了从题干入手,辨清条件,串联条件,此外也能分析选项排除错误项,缩小选择范围,提高正确概率。在排除干扰项时,要摸清命题人的设错点,主要有两种:肯后→肯前;否前→否后,均为错误选项。
上面例题中,例1的A项就犯了否前→否后的错误,B、D项犯了肯后→肯前的错误,例2中A、B项犯了肯后→肯前的错误,D项犯了否前→否后的错误,都可以排除。
公务员行测题库【手机题库下载】丨搜索公众微信号"考试吧公务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