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常识判断 |
第 3 页:言语理解与表达 |
第 6 页:数量关系 |
第 7 页:判断推理 |
第 10 页:资料分析 |
41( 单选题 )
①这些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花园的气象
②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
③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和冷月,以及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
④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总是呈树的形态
⑤想必霜花也知道立春了吧
⑥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⑤③④⑥②①
B. ③⑤④①⑥②
C. ⑤④③⑥①②
D. ③④⑤②①⑥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语句排序
解析
首先分析序号③和⑤的先后顺序发现,⑤句是想必窗花也知道立春了吧一种解释不能作为首句,之后验证③④⑤的先后顺序,较难排除选项。②句应该作为尾句较为合适,故正确答案选B。
42( 单选题 )
①如果把信息看做是一种自我资源,那么信息的公开透明就会被当做是一种权宜之计
②这说明,公开透明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深层次的理念问题
③面对一些突发性公共事件,许多地方都会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这极大地增进了人们对政府的信任支持
④在这个意义上,公开透明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以人为本的问题;政府公信力的打造,与政府服务人民紧密相连
⑤也有一些信息发布的效果并不好,究其原因,就在于发布的并非是公众关注的信息,甚至对公众的关切质疑刻意回避
⑥反之,如果树立服务型政府理念,认识到政府信息的公共资源属性,尊重人民的知情权,公开透明就会成为一种主动选择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①④③⑤②⑥
B. ③⑤①④②⑥
C. ①③⑤⑥②④
D. ③⑤②①⑥④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语句排序
解析
首先分析序号①和③的先后顺序发现,①句是典型的假设条件句不做首句,故首先排除A、C项。③和⑤连接在一起讲遇到突发事件要发布信息,也有出现信息发布不好的效果,语句比较紧密。②句是对于前两句的总结。①和⑥从正反两方面做假设,④句作为尾句进行总结,故正确答案为D项。
43( 单选题 )
①二十一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信息灵通人士认为苏美之间的核战争不可避免
②预测是否实现,依赖于人们如何作出反应
③因为人们意识到了它的可能性
④任何预测都不是自我实现的或非自我实现的
⑤但是这场核战争并未发生
⑥并推动了核武器控制和其他安排来确保它不发生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④①③⑤⑥②
B. ②①⑤④③⑥
C. ②①⑤③④⑥
D. ④②①⑤③⑥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语句排序
解析
序号②和④话题一致,都谈的是主题“预测”,故应连接在一起。序号⑤是对于①进行转折,语序紧密,据此排除A。③和⑥由关联词“因为”引导进行解释说明。故正确答案为D项。
44( 单选题 )
有许多长寿的人,你问他们常吃什么食品,他们回答说:“什么都吃,并无特殊的禁忌。”但有许多东西他们只尝一口,就敏锐地判断出成色。读书也是一样,好的书,是人参燕窝熊掌,人生若不大快朵颐,岂不白在世上潇洒走过一回?坏的书,是腐肉砒霜氰化物,浪费了时间贻误了性命。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研磨了无数遭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一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 读书要有所选择
B. 名著如美食般余味无穷
C. 物质和精神食粮同样重要
D. 鉴别书籍比鉴别美食更困难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主旨概括
解析
文段是典型的分总结构,借叙述美食,引出后文的重点读书。之后读好书,让让大为享乐,读坏书是在贻误时间告诉我们读书要有所选择,故正确答案为A项。B项名著如美食余味无穷较为片面。C项是典型的主观臆断项,文段本身没有涉及类似问题,D项原文中没有就书籍和美食做对比,故直接排除。
45( 单选题 )
酒可以渲染气氛,有助于谈兴,故浪漫倜傥的诗人无不喜欢这个调儿。二十来岁即位列“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据说他在写《滕王阁》七言古诗和《滕王阁序》时,先磨墨数升,继而酣饮,然后拉起被子覆面而睡,醒来后抓起笔一挥而就,一字不易。李白当年奉召为玄宗写《清平调》时,也是在烂醉之下用水泼醒后完成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他的《将进酒》字字都含酒香。如果把他所有写酒的诗拿去压榨,也许可以榨出半壶高粱酒来。
划横线的句子说明李白:
A. 是最钟情于酒的诗人
B. 写了很多关于酒的诗篇
C. 写酒的诗多为经典之作
D. 酒是写诗时不可或缺的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语句理解
解析
文段首句指出酒有渲染气氛,助兴的效果。之后通过叙述王勃和李白在饮酒之后作诗。尾句中“把李白所有写酒的诗进行压榨,能榨出半壶高粱酒”突出了李白诗中浓浓的酒味,说明李白关于酒的诗篇很多,故答案选B。D项中酒对于写诗不可或缺,说法过于绝对,予以排除。
46( 单选题 )
在经济学领域有“后发劣势”的概念。这指的是落后国家由于发展较迟,因此对发达国家进行模仿,模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模仿制度,另一种是模仿技术和工业化模式。由于是后发国家,所以可以在没有基础制度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模仿实现快速发展。然而,这一模仿虽然相对容易实现,但会给长期的发展留下许多隐患。事实上,当前我国老工业基础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 正是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后发劣势的体现
B. 仅仅依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是无法解决的
C. 意味着我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走向纵深
D. 可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行业兼并重组等政策加以实现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语句填空
解析
首句引出了“后发劣势”的问题,之后通过“由于”进行解释说明。接着出现转折关联词“然而”引出文段话题,从“事实上”可知,尾句的空是对于观点的解释说明,据此可以A项是对于观点的说明为正确答案。B项中依靠市场无法解决无法与文艺衔接。C项和D项都与文意无关容易排除。
47( 单选题 )
公共舆论是各种社会意见的集合,在不同意见表象的背后都有着内在的理性认知逻辑。再简单的意见都有其“道理”,并非只是人们情绪化的反映,情绪往往是伴随一定的认知逻辑出现的。就政府形象舆论而言,影响人们对政府评价的意见,除了个体的利益诉求和直接体验外,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人们对社会的基本认知态度和价值选择,这就构成了人们对政府形象认知的基础逻辑。当人们从自身的认知逻辑出发,能够对政府的行政作为进行合理的逻辑构架时,就可以得出积极的、肯定性的意见评价;而当人们无法从认知逻辑上对政府决策对其管理行为加以合理解释时,自然就会形成消极的、否定性的意见评价。
这段文字主要评论:
A. 应从理性逻辑层面解读公共舆论
B. 公共舆论的形成有其内在逻辑基础
C. 应引导大众理性分析政府行政决策
D. 个体认知逻辑决定了对政府形象认知的差异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主旨概括
解析
文段是典型的分总分结构,首句进行背景铺垫,告诉我们公共舆论的概念。接着引出文段观点,“基于人们对社会的基本认知态度和价值选项,构成了人们对于政府形象认知的基础逻辑”同意替换可以答案为D项。B项为干扰项,B项是对于前文背景铺垫的同意替换,不是重点内容,应予排除。A和C项,应该如何做是典型的引申项,主旨题不需要引申,直接排除。
48( 单选题 )
未来政府财政预算改革的基本取向是建立公共财政,预算资金安排要体现公共性、政策性的可观要求。由于节能具有鲜明的公益性特征,属于社会共同需要的范畴,因此,公共预算设立节能项目与公共预算的改革方向是吻合的。在我国财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加之必要的预算结构调整,我国的财政经常性预算已具备支持节能制出的财力基础。为此,政府需要通过调整预算制出结构,保证财政用于节能预算的资金投入。
最适合这段文字的标题是:
A. 建立公共财政,推进实施政府财政预算改革
B. 加大政府公共财政预算,推进节能项目建设
C. 建立政府公共财政,设立节能项目公共预算
D. 推进政府财政改革,确保节能项目资金投入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标题选择
解析
文段是典型的分总结构,首句指出政府财政预算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公共财政,之后解释说明原因,节能具有公益性特征。之后通过结论性引导词“因此”引出文段的观点,政府要调整预算,保证财政用于节能预算,故答案为C项。D项中推进政府财政改革说法过于宽泛,没有概括要点,应予排除。
49( 单选题 )
中国书法与汉字密切相关,而汉字同其他文字一样,有形、音、义三要素。书写者总是为显“义”而构形,而并非为构“形”而构“形”,为书写而书写。现在的问题是,“书法”研究者仅着眼于书写者的构“形”和接受者的识“形”、观“形”,把书写者显“义”和接受者会“义”的目的丢掉了。这样,研究者尽管把汉字的“形”分析得头头是道,但抽掉了汉字的“文化”这一核心内容,便不能认识汉字及其显示形态的功能价值。
下列哪一说法与作者的观点相符?
A. 中国书法历来重视展示汉字的内涵
B. 书法研究应兼顾汉字的“形”与“义”
C. 书法研究者应将汉字的“义”放在首位
D. 书法欣赏中存在得“义”忘“形”的倾向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态度理解
解析
文段是典型的分总结构,首句是背景铺垫,介绍书法与文字相关,之后引出现代“书法研究”的问题是过于注重字“形”,尾句是观点所在,强调汉字中的“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意转换可以得出C项。A项和D项是背景铺垫的部分不是重点。B项中的兼顾“形”与“义”两者是同等重要,没有体现出文段本身对于“义”的强调,故可排除。
50( 单选题 )
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罗伯特·海尔曾经做过实验,发现喜欢虐待、生性残忍的人在辨识富有情感意涵的词汇与一般词汇时,脑波无明显差异,而普通人的脑波则表现出不同。进一步研究表明,前者负责辨识字的语言皮质以及负责赋予字义的边缘系统的链接出了问题。正因如此,他们的情感较常人淡薄,在面对痛苦时不会引发焦虑,甚至对于恐惧没有感受,犯罪心理学研究表明,那些暴力犯罪者通常是这种缺乏同理心的人,他们无法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或同情别人,亦很难受到良心谴责,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 喜欢虐待、生性残忍的人没有同理心
B. 普通人与暴力犯罪者的脑波有所不同
C. 暴力犯罪者在辨识文字时往往存在困难
D. 难以受到良心谴责是缺乏同理心者的特征之一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细节理解
解析
根据题干让我们选择一个与文意一致的选项。A项中喜欢虐待、生性残忍的人没有同理心属于无中生有,排除。文段第一句指出“喜欢虐待、生性残忍的人”和“普通人”对于词汇表现不同,B项偷换成了“暴力犯罪者”属于偷换概念的选项排除。C项也是属于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提到选项中的问题,排除。D项是对于尾句的同意替换,故正确答案为D项。
关注"566公务员"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公务员答案、公务员真题等信息!
相关推荐:
2015年425公务员真题及答案※ 关注微信对答案 ※ 公务员题库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