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政法干警行测考试行测笔试已经告一段落,教育名师团对行测题目中较为怪异的题目进行归类,对付这些怪题应该出哪些大招?我们来看看:
常识判断
本次政法干警考试中,最为怪异的题目,莫过于影视作品的创作题材问题,以往文学常识往往考察作者、时期或内容。很多考生可能不知道什么是创作题材,而把他跟内容相混淆。本题怪就怪在表面上在考察影视创作,实际上仍然考察作品的时间。
【题目举例】1、下列影视作品的创作题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智取威虎山》
B.《铁道游击队》
C.《一江春水向东流》
D.《永不消逝的电波》
【政法干警解析】影视题材的形式也是各色各样的。一般而言牵涉到人物的经历遭遇,不论是新闻、或是历史、传记、个人的记忆都能成为写戏的题材。本题中A属于解放战争时期背景创作,其他三项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背景创作背景。故选A。
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目举例】2、曾为法王路易九世作传的勒高夫就认为,传记比其他史学手段更能产生“真实效果”,故“与小说家所采用的手段比较接近”。史家“凭借其对于资料和传主所生活的时代的熟悉”对史料进行“剪接“,实即“剥掉这些文献的外壳,让带动历史现实的理念显露出来”,从而展现“真实”。且文笔的感人,往往以生活为基础,并因经历的可分享而使读者生“同情”。历史叙述的生动,或即以史学的思想逻辑为后盾,通过表述的严谨而展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文学比历史更加生动
B、文学与历史密不可分
C、历史比文学更加真实
D、历史对于文学的重要
【政法干警解析】此题可称之为本卷中最奇特的题目,提问方式是意在说明,属于概括类题。但读完题完全陷入文学和历史的迷雾中,文段没有所论述的重点句,也不属于并列关系。搜查题源发现,出题人把原文两个表示观点的句子完全删去,最终导致本题无观点句。
第一句讲述文学,第二、三、四句论述历史,文段并没有论述二者孰轻孰重,没有关于二者的比较问题,概括总结文段内容,讲述的是传记能产生“真实效果”,史家也能展现“真实”,故只有B项符合。
其实文史本“不分家”,曾为法王路易九世作传的勒高夫就认为,传记比其他史学手段更能产生“真实效果”,故“与小说家所采用的手段比较接近”。史家“凭借其对于资料和传主所生活的时代的熟悉”对史料进行“剪接“,实即“剥掉这些文献的外壳,让带动历史现实的理念显露出来”,从而展现“真实”。且文笔的感人,往往以生活为基础,并因经历的可分享而使读者生“同情”。若叙事本以能“仿生”而生动感人,便无所谓文学与史学。历史叙述的生动,或即以史学的思想逻辑为后盾,通过表述的严谨而展现。
数量关系
在数量关系的比赛问题中经常出现一些怪题,因为做题的过程中需要熟悉一些比赛中的常识问题。如果不明白比赛的规则那么就不能正确求解。
【题目举例】3、甲乙两人进行围棋比赛对弈,当盘面上乙的棋子数目比甲多一倍时,乙再次发起进攻,下了5手后,吃了甲10枚棋子。此时,盘面上乙的棋子数目恰好比甲多2倍。那么,现在棋盘上甲、乙各有几枚棋子?
A.12、36 B.15、45 C.17、51 D.25、75
E.27、81 F.30、90 G.32、96 H.35、105
【政法干警解析】设开始棋面上甲有棋子x枚,则乙2x枚,下了5手后,乙的棋子变成了2x+5枚,而甲本应该变成x+5,但被吃了10枚棋子,所以甲现在棋面上的棋子有x-5枚。由题意盘面上乙的棋子数目恰好比甲多2倍,得2x+5=(x-5)×3,解得x=20.所以现在棋盘上甲、乙各有15、45枚棋子。选择B。
资料分析
此次行测考题中,资料分析难度有所提升,有些题目出的比较怪,若说最怪,非他莫属。从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最怪:
一、资料中给出过夜游客,问题为未过夜游客;
二、比重计算类题目,选项差距极小,很难计算。
【题目举例】4、
2014年入境游客12849万人次,同比下降0.5%。在入境游客中,过夜游客5562万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
问题:2013年入境游客中未过夜游客所占比重约为:()
A. 43.3% B. 56.7%
C. 56.9% D. 43.1%
【答案】C
【政法干警解析】2014年过夜游客的比重约为=43.3%,则未过夜游客比重约为56.7%。
2013年入境人数高于2014年,过夜游客数与2014年基本持平,故未过夜人数高于2014,则有2013年未过夜游客比重大于56.7%,观察选项只有C符合。选择C。
2015年政法干警考试行测笔试已经结束,各位考生朋友们当下的状态或喜或忧,其实不论结果如何,这份经历都将成为各位前行的动力,面试马上就到,希望各位考生朋友把握时间,做好面试阶段的准备工作。
关注"566公务员"官方微信,获取最新资讯、职位表、真题答案等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