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C.【解析】本题属于意图判断题。由文段尾句“不具备道德力的企业,不对他人或社会负责的企业,终将被淘汰出局”可知,作者意在强调现代企业要想实现持续发展,必须提升企业的道德力。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27.B.【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文段首句强调隋唐时期的陶器开启了中国陶器与西域的交流,后文具体阐述陶器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作用。A项没有体现主体“陶器”。C项“唐代陶器”主体片面。D项没有体现“文化交流”。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28.B.【解析】这是一道意图判断题型,整段文字中心点学术评价交织各种主客观因素把这些因素量化数据不合理言外之意学术评价不应该过多依赖量化数据。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29.D.【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文段尾句由转折关联词“但”引出主题句,即原创力走出困境的方法。A、B项说法片面,排除;C项属于无中生有的选项,文段重点并未提及作家应如何不断地积累生活经验。因此,本题答案选择D选项。
30.C.【解析】本题属于细节理解题。根据“但是要真正实现,恐怕为时尚早”一句可知,基因学的研究成果还未广泛应用于医学实践,A项错误。B项表述错误,不是用药不当导致基因变异,而是基因的差异使得人体对药物的反应不一样。根据“科学家发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这类人拥有特定的基因”一句可知C项正确。D项原文没有体现,为无中生有项。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31.A.【解析】本题属于语句衔接题。文段由“就此而论”引导出重点,提出历史学家只能借助于历史文本对历史进行研究,此处强调的是“历史文本”的重要性,可见尾句由“因此”引导的结论句应对前文进行总结,主体与之保持一致。A项的“文本性”与前文主体话题连贯一致。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32.C【解析】原文第一句话“人生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是本文的基调,从“不可能”可以看出作者的态度是接受不完美这个事实,B项逻辑不通,不完美转化为完美,那么人生就是尽善尽美了,与第一句话矛盾。A项将不对称视为缺憾,也不符合第一句话的观点。D项在原文没有体现。C项符合原文逻辑,不对称是事实,但不一定就是丑或缺憾,也能产生和谐与平衡的美感。所以选C。
33.C【解析】文段可以分为两层,前三句话是是总述,点明了文段的主旨——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是同时代的伟大剧作家,但是二人的剧本写法不一样。之后的内容是分说,以《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为例,具体比较二者艺术风格的不同。因此,只有C项完整地概括了文段的主旨。A项的“伟大之处”仅在第二句话中提到,偏离了文段的主旨。B项只提到了《牡丹亭》,过于片面。D项,文段的主体是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中外古典戏剧”无端扩大了主体范围,且“共同点”表述有误,文段主要说的是不同之处。
34.A.【解析】本题属于细节理解题。由文段尾句的转折“对开发能源不作限制,造成了能源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形成了到现在还无法根治的环境污染和公害”可知A项表述正确。B、C、D项无中生有。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35.C【解析】文段是总分总的论述形式,第一句话是主题句,后文是展开论述,最后一句是主旨的同义阐述。C项“是科学精准化”正是最后一句话的同义表达,所以本题选C。A项中科研成果过于具体,与原文关系不大。B项只是原文主旨的一个方面,作为主旨概括,不够全面。D项不是原文主旨,同样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36.A.【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文段首先提出了水资源短缺这一问题,随后提出海水淡化这一解决方案,此处强调的是海水淡化的必要性。后文介绍成本将逐渐降低,此处强调的是可行性。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37.D【解析】 文段中的“这种风气……”承接前面的表述,是该段落的主旨所在,也即文段的核心跟美国新闻业有关;而所谓的“风气”是因为“自助论”而产生的。两者结合,可以得出“自助论为美国新闻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这一论断。故选D。
38.B【解析】 文段在前面六句的内容都是关于传记和生命活力之间联系的陈述,而通过表示总结的标志“正是这种生命活力……”可知最后一句是文段的落脚点,是文段的主旨所在,因此正确答案中必须要体现“中国古典传记”和“生命力”两个概念,故选B。
39.C.【解析】这道题属于语句衔接题中的结语类。结语题根据上文中最近的观点信息即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列形式,所以根据前文最近信息主体一致下文应该是增值税和营业税,所以匹配选项C。
40.D.【解析】这是一道语句排序题型。根据首句特点B选项不符合,根据语句的联系“②④”与“⑤⑥”顺序确定,所以匹配选项D。
第二部分数量关系
41.A【解析】统筹优化问题。由题意,第一次付款144元可得商品原价为160元;第二次付款为310元,可得原价为350元。故总价510元,按照优惠,需付款300×0.9+210×0.8=438元,节省了454-438=16元。
42.B【解析】最值问题。由题意,参加跳远的人数为50人,参加跳高的为40人,参加赛跑的为30人;即参加项目的人次为120人次;故欲使参加不止一项的人数最少,则需要使只参加一项的人数最多为x,参加3项的人数为y;故x+3y=120,x+y=100,解得y=10。
43.C【解析】不定方程问题。由题意两组学生名字字数相差10,两边人数相同,即其中一组比另一组三名字人数多10人,则2名字人数少10人。
44.D【解析】代入排除思想。由题意,最后两桶水中各有54公斤水。代入D项60。则A桶原有水量为48公斤,48×1/4=12,12+60=72,72×1/4=18,72-18=54,满足题意。
45.B【解析】行程问题。采用比例法。由题意,两人从同地出发,则第一次相遇时两人的路程和为2个全程,设其中小张走了x,小王走了y;第二次相遇时两人走了4个全长,小张走了2y,小王走了x-y;由比例法,解得x=2y,故两人的速度比为2:1。
46.B【解析】最值问题。构造最不利,由题意,还剩30名员工没有投票,考虑最不利的情况,乙对甲的威胁最大,先给乙5张选票,甲乙即各有15张选票,其余25张选票中,甲只要在获得13张选票就可以确定当选。
47.A【解析】代入排除思想。代入A项,若相差2岁,则孙儿孙女分别为9岁和11岁,11×11-9×9=40,满足题意。
48.C【解析】考查整体思维。前三年入学学生人数本质上就是第三年的在校生人数X3(第三年在校生的初三、初二、初一分别为前三年的入学人数),类似的,X6即为后三年的入学人数。故答案为X6-X3。
49.D【解析】排列组合问题。可采用代入排除(注意需采用最值代入原则)。由题意,N个汉字的全排列数为,故欲使成功率小于1/10000,即>10000,代入选项可知当N=8时,,满足要求。
50.B【解析】工程问题。采用赋值法,赋值每个农民割麦子的效率为1,由题意,甲组割麦子的总量为20×1.5+10×1.5=45,故每个农民捆麦子的效率为45÷1.5÷10=3;设从10点之后经过x小时,乙组的麦子全部捆好。故乙组割麦子的总量为15×(3+x),捆麦子总量为20×3×x,二者应该相等,解得x=1小时;故11:00时麦子可以全部捆好。(最后一步可以采用代入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