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文章历来为广大考生备考中的劲敌,写出高分文章是很多考生的终极目标。以往考生将目光集中于文章标题、开头、总论点等要素,却往往忽略文章的结构。一篇高分申论文章在呈现形式往往是结构匀称,且规定字数范围内合理分配字数和段落。考试吧提醒广大考生,在申论文章批改时间较短的情况下,一个匀称的文章结构布局能够给考生增添很多印象分。
申论试卷中,文章写作题目多数情况下要求考生根据申论给定资料的内容和个人感受,书写一篇议论文。而如何完成这篇议论文,一直令广大考生颇为头疼。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很多考生在考场上凝心聚气、呕心沥血,终于啃下了找寻论点这块硬骨头,往往还没有从“终于知道要写什么了”的兴奋中恢复,便因为“不知道怎么写”、“没话可说”而败下阵来。一番老僧入定般的枯坐、冥想后,紧张拼凑出来的文章甚至自己都不忍卒读,更不用说打动阅卷人以取得理想成绩了。这种确定了论点却无从下笔、不知道写什么的情况,就是不会进行论证的表现。
正所谓“不破不立”,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当考生不知道如何从正面说明、论证论点时,不妨逆向思维,从论证某一个观点的错误方面入手,帮助自己运用驳论的方式,在反对错误的过程中确立自身论点的正确性,达到明为批驳、实为立论的暗渡陈仓效果。
采用驳论的形式书写文章,基本的写作思路和行文框架是:陈述现象——提出有关这一现象的某种错误观点——分析论证错误观点之所以错误的原因——提出与错误观点相对的正确观点——列述事例及理论论据证明正确观点的正确性——总结全文。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通过《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篇文章,为考生说明如何通过驳论来证明自身观点。
文章开篇便提出了当今存在着让孩童不断接受培训班培训的现象,以及与之相关的“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观点:
近年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超前大满灌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揠苗助长。
而后作者通过论述这种比喻是因为将人生竞赛视为短跑,没有考虑到漫长人生的规划性,所以是不科学的错误观点:
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个大早,赶了晚集。
而后,进一步以一句“父母是否应该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看家长对孩子寿命的预估”,这样的具有触动性的话,彻底推翻了“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观点。之后就如何“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进行说明。“反其道而行之”的论述方式,也完成了令人信服的论证。
又如,当我们全民对浙江文成县寒碜破旧的县政府大楼交口称赞时,有人以一篇《该如何礼赞政府大院的寒碜》,让头脑发热的民众冷静了下来。作者将人们称赞寒碜政府大楼的行为概括成:“似乎越寒碜,就越值得赞颂”,这样就使人们认识到了这种赞颂背后的荒谬和不理性,而后进一步进行分析,提出“将寒碜与廉洁直接等同是有失偏颇的”正确观点:
在这种情绪渲染之下,一个令人担心的问题是,一种热切的期待之下,衍变为寒碜比较的逻辑泥沼中:似乎越寒碜,就越值得赞颂。很显然,我们会很容易把寒碜的政府大院,与政府廉洁直接对等起来。平心而言,“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高的大楼是医院,最破的房子是县委县政府大院”,这当然是值得点赞的政府风貌。但是,如果就此将寒碜与廉洁直接等同,可能是有失偏颇的。这并不是一个恶意的揣测,在现实社会中,穿着朴素的贪官我们见得还少吗?那些从破败政府大院走出的贪官,也并不鲜见。由此再来揣测我们所见的那些破落的政府大院,在大院背后站立的真的是一个廉洁奉公、勤俭高效的政府形象吗?
运用驳论技巧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确立自身论点的目的,而在批驳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经过这三个步骤:陈述错误的观点、批驳错误观点、确立自身的正确论点,这样的三个步骤完成了,文章从内容到字数上都会变得丰满,也客观上解决了考生“凑字难”的隐忧。
关注"566公务员"官方微信,获取最新资讯、职位表、真题答案等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