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简答题:第31~3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31.简述法律与国家的一般关系。
32.简述我国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的主要内容。
33.简述中国古代法典从《唐律疏议》到《大清律例》篇章体例的发展演变。
四、分析论述题:第34~38小题,共80分。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34.(15分)赵某涉嫌杀人,一审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无期徒刑;赵某提起上诉,二审维持原判。多年后,真凶落网。此事经媒体跟踪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检察机关继而提起抗诉,经再审,赵某被宣告无罪。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法理学中法律监督的知识和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监督主体角度看,材料中涉及哪些法律监督?
(2)法律监督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有何意义?
35.(15分)正义是现代法律的核心价值,司法是实现正义的重要途径之一。据统计,2013年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达到1400多万件。如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成为司法机关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我国法治发展的现实,论述通过司法实现正义的途径与措施。
36.(15分)某县人民政府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①经县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对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进行调整,合并了三个部门,增设了两个部门;②在全县公开竞聘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中的四个局的局长,并由县长任命;③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某乡,改设为镇;④在某乡实行直接选举,由该乡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了乡长。
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该县人民政府的改革措施是否符合宪法和法律的相关规定,并说明理由。
37.(15分)联系实际,论述宪法上的平等保护与合理差别的内涵。
38.(20分)
材料一:
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犯反、逆、杀人应死者,上请;盗及伤人者,亦收赎;余皆勿论。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即有人教令,坐其教令者。若有赃应备(赔),受赃者备之。诸犯罪时虽未老、疾,而事发时老、疾者,依老、疾论。若在徒年限内老、疾,亦如之。犯罪时幼小,事发时长大,依幼小论。
——《唐律疏议·名例》
材料二: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唐律疏议·名例》
(1)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 材料一体现了唐律的何种刑罚原则?该原则适用的对象有哪些?
② 材料一中允许“收赎”的情况有哪些?
(2)结合材料一, 阐述材料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