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能不能入围,一般取决于能不能把主观题答好;但能不能成为第一名或第二名,则要看其能不能把客观题答好。
在领导干部公选笔试中,尤其是在县处级、乡科级的公选考试中,不论是公共科目还是专业科目,按照公选考试大纲,辨析题都是考试的规定题型之一。辨析题主要测试应试者的判断分析能力或知识的应用能力,考查应试者对多个知识点或同一知识点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间关系的理解,通常是提出某个命题,要求应试者首先对所提出的命题作出明确判断,再根据有关科学原理陈述判断的理由。
易被忽视的客观题
笔者在讲授领导干部选拔和公务员职务晋升等内容时,曾经在课堂上对200多名科级干部、400多名处级干部,进行过关于干部考试的测试和题型训练。以辨析题为例,选择基层领导干部相对熟悉的领导科学、行政管理方面的辨析内容,发现绝大多数领导干部的辨析题答分只能拿到50—60%,达不到笔试胜出所需要的80%的平均分。
对于领导干部考生来说,常常不是他们不会“这样答”,而是不知道需要“这样答”。也就是说,很多干部考生只熟悉当年在学历考试中辨析题的答题方法,却不熟悉公选考试中辨析题的答题要求,失分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公选考试中,辨析题的分值一般占卷面分值的10%,有些考生对该题型往往不如对论述题、案例分析题、作文或申论等分值较大的题型重视。其实,这是对辨析题的重要性和性质了解不够导致的。
笔者在多年的考试命题、阅卷及辅导实践中,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发现大多数公选笔试胜出者普遍有这样一种现象:考生能不能入围,一般取决于能不能把主观题答好;但能不能成为第一名或第二名,则要看其能不能把客观题答好。而且这些考生的多项选择题和辨析题的正确率都在80%以上。因此,考生决不应该对辨析题掉以轻心。
考生对辨析题重视不够,与其对辨析题的性质了解得不够全面有关。的确,在考试大纲中,都把辨析题定性为主观性试题,结果一些考生认为平时复习不必太在意辨析题,考试时临场发挥就行了。
事实上,辨析题是一种兼有主观性和客观性的题型。因为在命题时,该题究竟是对是错,命题者已经制定了清楚的答案,考生在对该问题作出判断时别无选择,作出判断后进行分析时余地不大。
辨析题失分的原因
在公选考试中表现出来的辨析题失分原因,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不了解公选考试辨析题和学历考试辨析题在内容和答题要求上的差别。答学历考试的辨析题,通常只要辨别正确,分析恰当,基本可以满分,答题的层次性要求不明显。而公选考试的辨析题,既要辨别分析到位,又要答出3至4个层次来。不知道这个要求,就可能答不出自己本来也会的内容,自然就丢分。
其次,缺少干部考试经验。不管是学历考试,还是干部考试,辨析题都应先作出是否正确的判断辨别,这在给分标准中占1分。有的考生缺少考试经验,不知道先做辨别,上来就答为什么对或错,结果损失非常宝贵的1分。
第三,不会根据辨析题的不同类型和内容要求,进行辩证分析、正反分析、双向分析。如辨析“精简机构是政府改革的关键”。有的考生在作出判断后,要么只答“精简机构是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政府机构精简,才能……。但这并不是政府改革的关键。”却没有回答题目中政府改革的关键是什么;有的考生只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应该……这就要求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因此,转变政府职能是我国政府改革的关键。”却没有指出题目中精简机构为什么不是我国政府改革的关键。正确的答法是将上述两种回答结合起来。
第四,不知道对辨析题中正确的前提也要给予适当的分析。有一类辨析题属于“前提结论型”,这种辨析题的前提一般是正确的,但由此前提推出来的结论却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如下述辨析题:“行政执行要求忠实于决策。因此,贯彻决策不能走样,要句句照办。”有的考生一看这是个错误的观点,就习惯地直接指出执行决策要从实际出发,要和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不能句句照办,教条执行,但对“行政执行要求忠实于决策”这个正确的前提只字不提。这样,少了一个答题层次,就少答了1分。
辨析题的答题艺术
一般说来,辨析题是考生比较熟悉的一种常见题型,拿到及格分没有问题。但领导干部公选不是过关考试,而是只要前几名的择优考试。要想在严酷的竞争现实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借鉴细节管理的方法,把辨析题应该答的每个步骤、每个层次都答出来,才能拿到80%左右的辨析题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