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妇女社会工作(知识考点)
单项选择题
1.妇女社会工作的起点是( )。
A.实现男女平等
B.尊重和倾听妇女的声音和经验
C.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
D.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
2.妇女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不仅是弱势的妇女群体,而且还包括一般的和优势的妇女群体。这说明妇女社会工作具有( )的特点。
A.关注妇女的丰富性
B.关注妇女的广泛性
C.关注妇女的多样性
D.关注妇女的层次性
3.王涛所在的社会服务机构专门为受暴妇女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在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的专业关系基础上,社会工作者正确的做法是( )。
A.将受暴妇女问题个人化
B.分析受暴妇女行为与暴力重复的因果关系
C.协助受暴妇女在家庭和个体角色间取得平衡
D.接纳受暴妇女描述的问题而不是责怪她们
4.一位受到家庭暴力伤害的妇女,可能不知道有哪些资源以及采取什么途径可以帮助她。此时社会工作者在分析其需求后,可以采用( )方法来帮助她。
A.资源连接
B.性别视角
C.性别分析
D.妇女赋权
5.向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的妇女所带来的家庭问题,最不可能的是( )。
A.教育问题
B.夫妻关系问题
C.生殖健康问题
D.婆媳关系问题
6.很多妇女受到家庭暴力不报案,或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救助和干预,以至于演变成严重的致伤、致残和致死案件。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普遍缺少对家庭暴力的认识,而法律中又没有制裁家庭暴力的具体条文规定。如果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开展干预,通常需要妇联、公检法司、医院卫生等多个机构的合作,采取综合干预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但是,各方的合作到目前为止缺少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障。因此,社会工作者需要加强的工作环节是 ( )。
A.倡导
B.资源连接
C.宣传教育
D.妇女赋权
7.下列各项属于妇女社会工作直接目标的是( )。
A.重新建构权利关系
B.解决妇女的实际困难和需要
C.提升性别意识,促进自省、自信和自我认同
D.建立妇女的支持小组,减少成员的孤独感
8.下列各项不属于妇女社会工作中间目标的是( )。
A.提升性别意识,促进自省、自信和自我认同
B.建立妇女网络与网络之间的连接
C.协助妇女重新界定妇女问题,认识到“个人的即政治的”
D.建立妇女的支持小组,减少成员的孤独感
9.小童所在单位的女职工比例达40%,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单位工会为了使哺乳期的女职工既能正常上班,又能方便给孩子喂奶,特出台了相关措施,比如腾出一间办公室专门设为哺乳室,调整怀孕女职工的工作岗位、减轻劳动强度等。该单位出台的这些措施满足了妇女( )的需要。
A.性别平等
B.特殊保护
C.权益保障
D.自我实现
10.吕女士两年前因与丈夫感情不和协议离婚,5岁的儿子跟着她生活。由于平日工作繁忙,因此她只能将儿子托给母亲照顾。周末的时候,她不仅要到大学听课完成硕士学业,而且还要到母亲家中看望儿子,因此一旦社区单亲母亲小组活动在周末举行,她都无法参加。社会工作者贺秋林发现这一情况后,说服小组成员将小组活动时间改为工作日的晚上。这个案例充分体现了社会工作者协助有类似处境的妇女建立小组工作时,严格遵循了( )原则。
A.兼顾社会工作者和妇女的平等关系
B.兼顾妇女实用性性别需求和战略性性别需求两种基本需要
C.小组活动的时间和场地一定要根据妇女的情况而定
D.需要关注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将自己的心放到小组中去
11.妇女社会工作的最终目标不包括( )。
A.重新建构权利关系
B.缓解压力和宣泄情绪
C.建立妇女网络与网络之间的连接
D.倡导和建立全社会的性别公正和公平的意识和制度
12.一位受到家庭暴力伤害的妇女,可能不知道有哪些资源以及采取什么途径可以帮助她。如果社会工作者发现,她的问题不仅涉及主动开口谈及家庭暴力,而且也需要积极寻找资源给她及时帮助。例如,她要离婚但很贫穷,此时社会工作者最应为她提供的服务是( )。
A.为她联系庇护所
B.直接帮助她与其丈夫商量离婚事宜
C.联系医务社会工作者
D.为她联络法律援助
13.王女士因遭受家庭暴力,从家里逃了出来,找到社会工作者,这时社会工作者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
A.请律师找她丈夫商谈离婚事宜
B.应王女士的要求,将她安置到庇护场所
C.劝说她不要激怒丈夫,先回家再说
D.与她一起找她丈夫理论
14.张女士因夫妻关系不和十分痛苦,但又不想离婚。这时社会工作者合适的处理方式是( )。
A.感受张女士的痛苦,陪同她一起哭泣
B.告知现代社会婚外情现象很普遍,不用太担心
C.讲某妇女离婚后生活更幸福的故事,引导张女士向她学习
D.倾听张女士诉说痛苦感觉,给予情感支持
15.社会性别关系的微观基础是( )。
A.生产领域中的性别关系
B.社会领域中的性别关系
C.社会性别中两性的差异
D.家庭领域中的性别关系
16.在目前的现实生活中,女性常以家庭为中心,男性则以工作和社会活动为中心,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这主要是由( )造成的。
A.男女两性的不合理分工
B.传统观念影响下的两性分工
C.社会性别影响下的两性分工
D.生理性别基础上的两性分工
17.( )的目的是通过社会工作者和妇女之间的共同合作,让妇女有能力认识到自身的真实处境,引发她们对形成这种境况的社会因素进行思考,寻找解决的途径,并且通过采取具体的行动来改善处境。
A.妇女协助
B.妇女赋权
C.妇女干预
D.妇女自决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