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社会工作者考试 > 复习指导 >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 正文

2015年社会工作者《初级能力》章节复习:第三章(1)

来源:考试吧 2014-09-02 9:10:14 要考试,上考试吧! 社会工作者万题库
2015年社会工作者考试预计将于2015年6月13、14日进行,考试吧为您整理了“2015年社会工作者《初级能力》章节复习”,希望考生在考试吧备考顺利!

  四、人类行为的含义

  需要是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行为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既是人的有机体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映,又是人通过一连串动作实现其预定目标的过程。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在1951年提出著名的人类行为公式:B=f(P·E)。其中,B——行为,P——个人,E——环境,f——函数关系。这个函数关系表达了人类行为的基本原理。具体来说,这个公式的意思是,一个人的行为(Behavior)是其人格或个性(Personality)与其当时所处情景或环境(Environment)的交互作用的产物。

  五、人类行为的类型

  广义上讲,人类行为包括外显行为与内隐行为。外显行为是可观测到行为,内隐则相反。我们通常讲的人类行为是外显行为,它可分为如下不同类型:

  1、根据行为的起源可分为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本能行为起源于遗传,不需学习就能获得。习得行为相反,它是在后天与环境的互动中学习而形成。

  2、根据特定的标准可分为正常与异常行为。这样的区分很重要,特别是在精神健康领域中。但是这里的特定的标准是很难确定的。也就是说正常与异常行为之间没有绝对的划分标准和界限。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一寄宿制小学一年级学生小明,得了个“怪毛病”:每周一上学前常有莫名胃痛、腹痛出现,而到了周五回家时,所有症状均不治而愈。经心理门诊诊断:其患的正是“学校恐怖症”。据介绍,这种现象以往较易出现于初进托儿所或幼儿园的儿童,可近年来,发病儿童年龄明显增大、持续时间延长。其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如父母教养方式不当、学习压力过大、学校老师过分严厉、学校同学排斥等。

  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区分或衡量什么是正常,什么是异常呢?常用的有:

  (1)统计规律。统计显示出大多数人相似或一致的行为,这种行为可以视为正常的行为,反之则可视为异常行为。

  (2)社会规范与价值。当人们行为符合当地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时就被视为正常行为,否则就是异常。

  (3)行为适应性标准。如果无法适应社会,就会表现出异常行为。

  (4)个体主观体验。以个体主观体验为依据,当某些行为超过特定的界限,就会被视为异常行为。

  但是这些标准是相对的,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认识的深入而发生变化。

  六、人类行为的特点

  1、适应性。人类行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适应环境,当然这些行为同时也在改造环境。

  2、多样性。不同的需要会引发不同的行为。

  3、动态性。各种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自身的变化都会影响人类行为的动态变化。

  4、指向性。人类行为有其原因,同时也会指向特定目标。

  5、可控性。人类能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使其向着目标前进。

  6、发展性。人类现在行为是由过去行为而来,又会朝向未来,所以说人类行为是连续发展的。

上一页  1 2 3 4 

  编辑推荐:

  2015年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章节复习精选汇总

  考试吧特别策划:2015年社会工作者考试报考指南

  2009—2013社会工作者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初中级)

0
收藏该文章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距离2021年考试还有
2019年考试时间为:6月22、23日
版权声明:如果社会工作者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社会工作者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社会工作者考试网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70033号 
京ICP证060677 京ICP备05005269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关注社会工作者
领《大数据宝典》
下载
APP
万题库
下载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