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建立信任关系
(1)建立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的信任。
(2)树立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对于其改变能力的信念。
(3)传达出对于残疾人服务对象的价值的信念。
(4)处理好同情心与同感。
(5)避免掉入先入为主的陷阱。
(6)建立耐心和理解。
(7)减少恐惧和不适。
2.参与残疾评定
残疾人社会工作者应该熟知评定残疾的标准,知道不同的残疾等级意味着什么,并能参与基本的残疾评定工作。
3.个人与社区状况评估
(1)生态框架的评估
运用生态框架分析残疾服务对象的问题的优势在于,能把问题放到其生活的情景中去认识,更能够看到多种因素对残疾人问题造成的影响,以及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经典的生态图包括在中心位置有一个圆环,圆环内是生态图的核心关注点,一般情况下是服务对象的名字。在中心圆环之外环绕的是其他一些圆环,每个圆环都标明了核心圆环同它的关系。其重要性和与中心圆环的关生活经验可以用三种方式来表示:圆环的大小、位置以及跟中心圆环连线的特点。
(2)优势视角的评估
优势视角对于协助具有无价值感、无力感先助感的残疾人会特别有帮助。在这一理论视角中,问题被界定为个人需要与环境要求和资源间的不平衡。
运用优势视角做评估会从四个方面考虑,即环境的优势、个人的优势、环境的缺失、个人的缺失。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一起填充这四个方面的资料。可以使用简单的图示来进行优势视角的评估。
(3)生理心理社会视角的评估
这一视角评估不仅能评估生理方面的功能,而且还会探讨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功能状况,找到稳定、改善或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的途径。其框架包括:
①生理状况:身体功能
②心理状况:内部、精神、情感
③社会生活:外部、关系、环境
④文化:外部、民族、地区
⑤精神:宗教信仰
(4)社区需求评估
社区需求评估通常会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方法。通过分析人口统计数据、做社会调查、召开社区公众会议、代表会议、开办焦点小组等,了解社区残疾人群体以及个人的需求。需求评估通常包括:社会保障、交友、教育、就业协助、行为调适上的协助、居家生活协助、社区无障碍方面的协助、健康协助、社区中的支持网络等内容。
4.介入模式
(1)危机介入
危机介入模式对于处理新确诊或刚刚残疾的服务对象的问题很适用。
社会工作者要有长远眼光,残疾可能会永久性地改变一个人的功能,在危机介入之后跟服务对象一起筹划长远的安排。另外,不要把残疾假定为危机的主要先导因素,社会工作者要让残疾人自己来确定残疾本身是否在其经历的危机中起了作用。
(2)增能模式
增能模式是把增能理论运用于社会工作实践,有下面八个指导原则:
①运用反思、思考和解决问题推动对残疾人问题的应对、调适或社会改变。
②通过运用充权技巧,确保服务对象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来增强服务对象的动机。
③保持心理上的舒服感和自尊,将压迫来源外化,减少自责。
④通过教授技能以及提供体验的机会,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推动自我引导。
⑤在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间身体力行平等、对等和公平。
⑥只要时机恰当,运用增能技巧开展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推动社会改变。
⑦所持专业立场是有意识地把受压迫的经历作为开展服务对象工作的一个问题来处理。
⑧了解辅导工作的过程与方法
(3)倡导模式
倡导模式是指社会工作者采用倡导的方式,代表残疾服务对象表达需求,维护权益的工作模式。
(4)自助小组
自助小组能向成员传达出力量、优势、自给自足和个人的尊严,解决独立问题。自助小组的规模可大可小,多是开放式的,随时接纳新成员。社会工作者在自助小组中扮演促进者的角色,率先发起自助小组,提供咨询,做初期的培训,给组员提供支持,帮助确立小组的领袖。在小组运转一段时间,有了自己的领袖后,社会工作者一般就不再担当领导角色,只在必要的时候给小组提供支持。
(5)社区工作模式
①调动资源
具体的步骤是:a.协助残疾人找到社区内一些潜在的、有帮助的人际网络和服务资源;b.鼓励并激发这些人际网络发挥作用;c.调动不同的可运用的资源和支援网络去帮助服务对象;d.调动志愿者定期探访和组织活动,联络邻居在残疾服务对象遭遇危机时提供照应等。
②创造新资源
包括,互助或支持团体、照顾者的团体、服务性的志愿者团体、倡导性团体等。
③社区联络
即与社区内不同组织和人士建立和保持一个合作的网络和关系,从而为解决残疾人的问题创造良好的资源和人际环境,包括:会对某些残疾人、事件或问题的短期性的联络和合作;建立长期和持续性的联络和工作关系。
④社区倡导与教育
社区倡导是为一些备受忽社的残疾人争取合理的照顾和权益,包括在机构内以及本社区为残疾人争取更好的服务,以及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改善残疾人的困境。
教育是要让社区公众明白和体会一些身处困境的残疾人的状况,消除他们对残疾人的偏见和歧视,从而争取更多的社区公众对残疾人工作的支持和参与。
(6)个案管理模式
个案管理模式广泛用于处理有综合性需求的残疾人群体的问题,特别是开展有持续需求的服务对象的工作。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