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三: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
1.优抚医院社会工作对象的需要
(1)优抚医院社会工作对象:伤病残军人、带病回乡复员退伍军人、患严重精神病的复员退伍军人。
(2)优抚医院社会工作对象的需要:治疗康复需要、基本生存需要、家庭生活需要、社会交往需要、社会尊重需要。
2.光荣院社会工作对象的需要
(1)光荣院社会工作对象: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和进入老年的残疾军人、复员军人、退伍军人,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抚养人或者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抚养人无赡养、扶养、抚养能力且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待遇的孤老优抚对象。
(2)光荣院社会工作对象的需要:婚姻家庭的需要、健康维护的需要、社会参与的需要、社会尊重的需要。
3.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对象的需要
(1)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对象。
①复员军人是指1954年1o月31日开始试行义务兵役制以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东北抗日联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产游击队、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等,持有复员、退伍军人证件或组织批准复员的人员。在乡的红军失散人员也按复员军人对待。
②退伍军人是指1954年11月1日开始试行义务兵役制以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持有退伍或复员军人证件的人员。
(2)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对象的需要。
①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需要主要集中在就业方面,待分配时间越来越长、在岗时间越来越短、安置后的上岗率越来越低、上岗后的福利待遇保障越来越难。
②社会再适应的心理调适需要:社会再适应压力,存在诸如焦虑、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
4.军休社会工作对象的需要
(1)军休社会工作对象。
①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营职以下军队离休干部。
②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团职以下军队离休干部。
③解放后入伍的师职以下军队退休干部。
④军队退休士官和退休志愿兵。
(2)军休社会工作对象的需要。
①军队情结:留有革命大熔炉锻炼的印记,“供给制”思维特点和“制式化”行为规范,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特殊的荣誊自豪感,军队情结深。
②社会尊重:政治上相对强势、生活上相对优势的群体,更渴望得到社会的尊重。
③健康维护:多数军休干部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对医疗保障需求高。
④多元养老: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多,对家庭养老、居家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需求不断增强。
⑤社会参与:社会参与意识强。
考点四: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优抚医院社会工作主要内容
(1)总体内容。
①协助处置服务对象及家庭的问题:参与入院评估.疏导情绪;协助处理不良家庭关系;增强对病情或医疗程序的了解与适应;手术前后心理辅导:纠正不当行为;增进与医护人员的沟通;危机介入。
②协助增强服务对象对医院环境的适应:解释医院相关规定:帮助使用医院设备。
③协助处理服务对象与医疗系统的关系:提供资讯;协助诊疗;协助运用社会资源;提供电话咨询;个案处理及转介;疏导医疗纠纷、妥善处理投诉。
④出院及跟进服务:与医务人员商讨病情,做好出院评估及离院计划;教导家庭照顾;协助设计跟进及检讨方案;运用志愿者服务。
⑤其他方面:研究工作;检讨运作过程;评估服务设施使用情况;发展小组、个案、社区服务;协调及促进支援网络、加强员工培训;参与社区健康计划;服务推进和督导;参与院内活动策划;协调社会资源、整合社会网络。
(2)特别内容。
①复员军人慢性病医院社会工作:协助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融入社会环境,辨别和安排社会资源给予帮助。
②荣誉军人康复医院社会工作:协助发挥潜能,克服各种环境障碍。
③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院社会工作:心理治疗和个案管理。
2.光荣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1)主要内容:入住前的评估和准备;协助适应新生活,发展人际关系;提供个案心理辅导;策划活动;协助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鼓励积极参与院舍活动;引导正确看待死亡;利用社区资源,推动志愿者服务并进行督导,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影响社会及环境决策;推进孤老优抚对象与社会老人的融合。
(2)特别内容。
①疏于照顾问题:三种隐蔽性疏于照顾包括服务对象丧失基本日常活动的选择权;隔离;贴标签。社工应保持警惕并识别高风险服务对象,给行政管理人员提供建议。做服务对象和工作人员双方的工作。
②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问题的预防:社工应监察服务对象服药情况。
③性与亲密关系的处理:组织尽可能多的社交联谊活动;通过拥抱给予关爱。
3.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的内容
(1)主要内容:协助适应新工作和新生活;协助充分利用和发掘社会支持网络;加强协调沟通,推进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安置格局形成;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倾听心声、舒缓情绪、提供慰藉;协助搭建信息咨询平台;推进社会政策的良性改变。
(2)特别内容:社会再适应。
4.军休社会工作的内容
(1)接收安置前:收集、分析相关资料,做好需求预评估和问题预诊断;协助待移交军休于部了解移交地方后的相关政策。
(2)接收安置中:协调解决遗留问题,配合做好思想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做好评估和诊断;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案工作;利用“三见面”机会,做好群体性的政策解答和心理疏导;协调相关部门为军休干部办理手续。
(3)接收安置后:积极引导角色转换;协助落实待遇;协助组织文体活动,培育文体组织;协助做好医疗保障工作;协助推进军休社区建设;协助军休干部发挥优势,协助开办老年大学;做好临终关怀工作;培训工作人员,促进服务发展和质量提高;协助做好工作人员的情绪疏导和压力释放工作;推动志愿服务;协助促进社会政策的良性改变。
5.烈士褒扬社会工作的内容
主要内容:引导讲解员和参观群众,加强宣传,开展群体性心理辅导;策划宣传纪念活动;协助遗物史料收集;协助处理纠纷;做好精神抚慰工作;协助完善解说词;推动志愿服务;推动相关政策完善,协助做好宣传解释。
6.军供社会工作的内容
主要内容:及时发现、预防、解决和转介过往部队的问题;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组建工作人员支持网络;开展研究工作,提供政策建议。
微信搜索"万题库社工学习工坊"也可获得社工证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