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答案 |
第一题
杨凯小的时候,他爸爸妈妈就带着哥哥去外地打工,留下杨凯和年迈的奶奶在农村一起生活。奶奶没有文化,平时也不喜欢与人交往,脾气很古怪,有时还会打骂杨凯。爸爸妈妈在外打工虽然很辛苦,但慢慢地有了一些积蓄,便在县城买了房子,并把杨凯接到了身边。因为习惯了和奶奶一起生活,对于爸爸妈妈和哥哥,他感觉非常陌生,不愿与他们多说话。父母因为小时候没能照顾杨凯,感觉很内疚,尽自己所能给他提供最好的条件。他们希望杨凯不要像他哥哥一样只能干些力气活,要努力学习,考入市里的重点中学,将来上一个好的大学。
虽然杨凯在学校也很努力,但最终还是没能考入市重点中学,只考取了一所普通中学。开学后,杨凯发现所在的班级中都是本市的学生,只有他来自农村,感觉同学们都看不起他,还在背后偷偷取笑他。于是,杨凯更是很少与同学们沟通,对谁都特别凶,甚至会因为很平常的事情而认为同学是在嘲笑他,因此与同学的关系非常差。
杨凯的班主任看到这种情况很担心,于是找到社会工作者小李,希望小李能够帮助杨凯。
【问题】
1.杨凯所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2.小李应该采取何种介入策略?
第二题
老张是某部队的高级军官,去年年底从部队退休。离开部队回到家中的生活让老张非常不适应,待在家里无所事事,又不愿意外出活动与邻居交流,只有在每次说起部队的生活时才会神采奕奕。老张的这种情况让老伴很是担心,鼓励他多出去走走,参加社区内的活动,却被老张拒绝了。无奈的老伴只能找到社会工作者,希望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老张。
【问题】
1.军休干部的需要包括哪些方面?
2.结合本案例分析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有哪些?
3.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介入本案例的工作?
第三题
城市居民张某的前妻病故,留有一子,现在的妻子李某是来自外地某村的“外来媳”,没有当地城市户籍。半年前,张某失业,被查出患有癌症,几轮治疗已花光家中积蓄,全家人为筹措治疗费用犯愁。而此时,张某的儿子刚考上初中。
目前,家庭重担全落在了李某一人肩上,她不仅要照顾卧床的丈夫,还要赚钱养家,由于缺乏相应的工作技能,李某一直找不到正式的工作,只能打零工,收入不高且不稳定,全家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李某感到压力很大,一直渴望有人帮忙,但是她在当地没有亲戚,如今刚嫁过来,不会讲当地方言,也没有朋友可以倾诉,有的邻居认为她是外地人,不愿与她多交往,李某感到很难受,因此也较少参加社区活动。
社会工作者在调查时发现,张某所在的社区比较贫困,“外来媳”占很大的比例,其中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需要帮助。
【问题】
1.根据社会救助政策,张某一家可以申请哪些救助?
2.除物质救助外,社会工作者针对李某的现状应着重提供哪些服务?
3.在社区工作层面,社会工作者应组织哪些活动以促进“外来媳”群体与邻里、社区的互动融合?
第四题
林海的父母因为工作忙,经常出差,没有时间照顾他,在林海很小的时候就把他送到了乡下外婆家中。到了上学的年龄,外婆将林海送到了村中的小学读书,林海的成绩一直都很好,老师也经常夸奖他。在林海读到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妈妈因为工作变动终于可以有时间照顾林海了,便将他从乡下接了回来,同时转入市内的小学继续读书。市内的学校要求师生都要讲普通话,而林海在乡下时一直说的都是当地的方言,普通话说得不好,班里的同学总是因为林海的方言而取笑他。这让本来学习认真的林海开始逃学,他害怕去学校,害怕每次说话都被同学们取笑。本来想把儿子接回来后好好补偿一下的林海妈妈,看到儿子现在的状况非常担心,向社会工作者求助。
【问题】
1.林海遇到了什么问题?
2.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帮助林海?
第五题
某市工读学校,甲班的学生都是曾有过打群架、抢夺钱物、小偷小摸等不良行为的“问题” 青少年。工读学校的社会工作者对甲班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我管理能力差,在原来学校都被看做是“差生”,成为老师和同学眼中讨厌的对象。这些学生有江湖习气,在自己的圈内很讲哥们义气。工读学校专业管理人员配备不足,规章制度繁多,有些管理制度相互矛盾,学校一再强调要树立老师的“权威”,经常惩罚学生,学生抵触情绪很大。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有自暴自弃的想法,有人经常自嘲:“我们就是社会的垃圾”,也有人认为:“我们是社会的弃儿”。
社会工作者在评估了甲班学生的问题后,决定运用抗逆力理论开展服务以改变学生的现状。
【问题】
依据学校培养学生抗逆力的基本步骤,结合案例,设计相应的策略。
第一题
1.杨凯面临的问题有:
(1)因为从小和奶奶一直生活在农村,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疼爱,这使杨凯形成了古怪、多疑的性格。
(2)忽然开始与爸爸妈妈一起生活,这让杨凯感到特别不适应,所以平时与家人的沟通较少,而家人对于他的期望又特别高,给他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3)没能考入父母所期望的重点中学,这让杨凯很受打击,同时身边的同学又都是城市里的,唯独自己从农村来,这让他产生了极强的自卑心理。
2.小李应采取以下介入策略:
(1)与杨凯进行沟通,建立信任的关系,耐心聆听他的想法,使他压抑的情绪得以释放。
(2)采取认知治疗方法,指出杨凯的偏激想法,让他重新认识自己,从而树立自信心。
(3)与杨凯的家人进行沟通,教授他们正确的教育方法,请他们与杨凯多多沟通,解除杨凯与他们的隔阂,逐步建立亲情,让杨凯感觉到家庭的温暖和家人的关心。
(4)请杨凯的老师和同学加强与杨凯的沟通,多关心和照顾他,帮助他建立自信。
第二题
1.军休干部的需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军队情结。军休干部离退休前都是在军队服役几十年的军人,离退休后身心不可避免地留有革命大熔炉锻炼的印记,习惯于几十年军旅生涯所形成的“供给制”思维特点和“制式化”行为规范,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特殊的荣誉自豪感,军队情结深。
(2)社会尊重。军休干部是一个政治上相对强势、生活上相对优势的群体,离退休后更渴望得到社会尊重。
(3)健康维护。多数军休干部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对医疗保障需求高。
(4)居家养老。军休干部群体中,空巢老人多,独居老人不少,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不愿去社会福利机构,对居家社区养老的需求不断增强。
(5)社会参与。军休干部政治优势、经验优势、智力优势丰厚,社会参与意识强。
2.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主要有:
(1)角色失调。由军队到社会、由军人到老百姓、由在职到离职,在实现角色模式转换的过程中,由于心理上、行为上的惯性,军休干部不太容易适应新的角色模式要求。老张作为高级军官,从部队退休回到家中,对于退休后的生活还不适应,不愿外出,也不愿与人交流,待在家中无所事事。
(2)地位下移。军休干部在离开职位、退出现役之时,也就相应地离开了职位和职业所赋予的各种权利和义务。尽管在政策上可以通过较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尽力维持其原有的社会地位,但社会结构的正常错动是不可避免的,从而造成事实上,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社会地位向下流动的现象。
(3)心理失衡。随着社会地位发生的相对变动,军休干部将自己的利益得失与同辈群体进行对比时产生一种不平衡心态,即相对剥夺感心态。
3.社会工作者应从以下方面介入本案例的工作:
(1)与老张的家人进行沟通,让他们多关注老张的精神需求,建议他们轮流倾听老张讲述军旅生活;同时鼓励老张给社区里的孩子们讲述军旅生活,既满足他的愿望,也对孩子们具有教育意义。
(2)与老张进行沟通,对他进行心理辅导,舒缓其抑郁的情绪,帮助老张尽快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增强他对生活的信心。
(3)因为老张曾经训练过士兵,社会工作者可以争取社区的支持,鼓励老张充当社区老人锻炼身体的指导者,或者协助社区保安工作,发挥其余热。
第三题
1.根据我国社会救助政策,张某一家可以申请的救助有:
(1)因为张某的身份是“城市居民”,张某一家可以申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2)因为张某是癌症患者,负担不起医疗费用,所以张某可以申请医疗救助。
(3)张某的儿子刚考上初中,所以张某一家还可以申请教育救助。
2.除物质救助外,针对李某的现状,社会工作者还应该着重提供以下服务:
(1)为李某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做李某倾诉的对象,缓解其心理压力,并教授其相应的舒缓压力的方法,鼓励李某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2)李某找不到正式的工作,家庭收入不高且不稳定,社会工作者应该尽快帮助其解决就业问题,积极为她寻找就业信息,向社会用人单位积极推荐李某。
(3)李某缺乏相应的工作技能,社会工作者应该为其提供培训机会,在社区开发一些不需要很强的专业技能的工作,比如保洁、家政服务等。帮助李某在社区实习,不仅有利于社区服务,还能增加李某的收入,并且有助于她跟邻居沟通。
(4)李某是“外来媳”,不会当地方言,造成她与别人交流、沟通不便。社会工作者应该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社区优势,建立邻里支持的网络,扩大李某的社会交往范围,修复她的社会关系。
3.在社区层面,社会工作的救助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1)物质救助与能力发展并重。社区是社会救助的主要平台,是困难群体主要生活和赖以生存的场所。
1)社区应该组织社区群众向困难群体提供物质帮助,给予李某一定的资金和物质帮助以及一些服务支援。
2)在社区内为李某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这样既能增加李某的经济收入,又能增加她与社区邻里的交流机会,促进与社区的互动融合。
(2)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
1)建立邻里支持的网络。类似李某这样的“外来媳”,大多社会交往范围较小,人际圈子同质性高。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实施社会救助时,要积极地将她们组织起来,自助与互助相结合。同时,可以使她们与其他邻里一对一地结对为互助小组,为她们修复社会关系,帮助其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2)整合驻区单位的资源。在社区层面,共驻共建、资源共享是指单位与社区之间的关系,社会工作者要善于联系各个单位,注重发掘资源。比如,为这些“外来媳”挖掘就业信息,号召单位对她们进行资金投入或物质支援等。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为李某她们的生活改善创造条件,并促使她们积极地与社区其他群众交流、沟通。
3)联合社会组织的力量。社区层面的组织越来越多,有居民自治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如果社会工作者能够充分利用这些组织资源,就能够为社区困难群体争取到更多的救助机会,也能大大增加李某她们的归属感。
第四题
1.林海遇到的问题主要有:
(1)林海从小与外婆生活在一起,缺少父母的关爱。
(2)林海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周围的一切都很陌生,这让林海很不适应。
(3)因为林海的普通话不标准,总是被同学们嘲笑,这让他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因此逃学,害怕去上课。
2.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以下措施来帮助林海:
(1)取得林海的信任,与他进行沟通,了解林海的内心想法,找寻问题产生的原因,帮助林海认识到他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并给予支持和帮助。
(2)与林海的父母进行沟通,开展亲子活动,促进林海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让父母更加了解林海的内心感受,并为其提供帮助。
(3)与林海的老师和同学进行沟通,请老师制止同学们的嘲笑行为,让同学们理解并且帮助林海。
(4)教授林海与人沟通的技巧,让他与同学多多接触,多参加集体活动,尽快融人新的环境和集体中去。
第五题
抗逆力是指个人面对生活逆境时,能够理性地作出正向的、建设性的选择方法和应对策略的能力。从构成要素上看,抗逆力由外部支持因素、内在优势因素以及效能因素三部分组成。下表是学校培养学生抗逆力的操作性环节。
相关推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